當前位置:首頁 » 靈芝功效 » 石斛泡水治皮膚癢
擴展閱讀
剛種的石斛怎樣澆水 2021-08-17 15:41:52

石斛泡水治皮膚癢

發布時間: 2021-08-15 15:50:39

1. 敷自製的鐵皮石斛面膜後皮膚發癢怎麼

敷自製的鐵皮石斛面膜後皮膚發癢屬於過敏反應,說明自身的膚質對鐵皮石斛的所含的成分產生了不良反應,所以皮膚會出現瘙癢的現象,皮膚過敏後最好立即用冷水沖洗干凈,避免有面膜殘留,然後採用冰毛巾敷一下,可以起到鎮靜肌膚,舒緩敏感的作用,對褪敏止癢是有一定幫助的。

敷鐵皮石斛面膜過敏後的護理方法
1、用冰敷止癢
很多人在皮膚瘙癢時會選擇用熱水燙的方法止癢,用熱水燙洗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瘙癢感,但是不用多久瘙癢感就會更加劇烈,因為皮膚瘙癢時皮膚的溫度會升高,過敏原會放出,用熱水燙會刺激過敏源大量增加,讓皮膚的瘙癢感更加嚴重。如果皮膚瘙癢的話,建議用冰敷會比較好,這樣可以迅速的鎮靜肌膚,讓瘙癢感得到緩解,也不會刺激瘙癢更劇烈。

2、用金銀花沖洗止癢
導致皮膚瘙癢的原因有很多種,皮膚過敏就是導致皮膚瘙癢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到了春季,鮮花盛開,就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花粉過敏症。當皮膚過敏而導致瘙癢時,將金銀花用水沖泡,然後用來沖洗瘙癢的部位,也可以起到止癢的效果,但是注意不要用熱水沖洗。

3、用蘆薈膠止癢
蘆薈膠具有鎮靜消炎的作用,塗在皮膚上還可以殺菌,所以對皮膚瘙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在皮膚瘙癢時,將蘆薈膠塗抹在瘙癢處,會感覺到涼涼的,不用多久瘙癢感就會減弱。

4、用薄荷葉沖洗止癢
薄荷非常清涼,皮膚瘙癢的時候,將薄荷葉搗爛用涼水沖泡,然後用來清洗瘙癢部位,就可以起到快速止癢的效果,能讓發熱紅癢的肌膚感到清涼舒爽,讓瘙癢感不見。

2. 治皮膚癢的一個葯方。無意中發現的。我原來皮膚乾燥,一抓就癢,抓了

可能腎水不足,金貴腎氣丸加天王補心丹吃點,可能是心血不足肝風,血不足易生風,血里有風主癢。

「無意中吃了一個白芝麻糖,皮膚不癢了。」厲害😄!以下是白芝麻的功效

1、白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白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

2、白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細胞內有害物質游離基的積聚,可使皮膚白皙潤澤,並能防止各種皮膚炎症。

3、白芝麻還具有養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乾枯、粗糙、令皮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

4、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

5、可用於治療身體虛弱、頭暈耳鳴、高血壓、高血脂、咳嗽、身體虛弱、頭發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乳少、尿血等症。

3. 治皮膚瘙癢的辦法

出現皮膚癢一般多見於過敏、蕁麻疹、疥瘡等疾病引起,具體要通過檢查才能確診,可以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做一下身體檢查,看具體是那種疾病引起,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過敏導致,可以用氯雷他定分散片等抗過敏葯物治療,外用爐甘石洗劑治療。

4. 石斛有冶皮膚的作用嗎

沒有。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歸胃、腎,肺經。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干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5. 用什麼煮水可以治皮膚癢

可以去醫院檢查看看哦、

6. 怎樣用葯浴治療皮膚瘙癢症

皮膚瘙癢症又名癢風,是一種自覺瘙癢而無原發損害的皮膚病,可泛發全身,亦可局限於肢體的某一部位,與神經、精神、過敏等有關。其症如《外科證治全書》所說:「遍體瘙癢,並無疹疥,搔之不止。」說明本病的臨床特徵是初起並無皮膚損害,由於經常搔抓,患處可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及苔蘚樣化或濕疹樣變,有時可繼發感染。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初起多為濕熱蘊於肌膚,不得疏泄所致,繼則血虛生風,以致肌膚失養,表現為皮膚乾燥癢瘙,故以老年人多見。
方一【組成】蒼耳草、艾葉各45克,蜂房、白鮮皮、苦參、地膚子、川槿皮各35克,黃柏、明礬各25克。
【用法】上葯水煎,濾渣取汁,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或2次。每次熏洗後,再搓擦15~20分鍾。每日1劑,7日為1個療程。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蒼耳草性味苦辛寒,能去風解毒,治皮膚瘙癢。黃柏、苦參清熱燥濕,蜂房解毒,艾葉、白鮮皮、地膚子、川槿皮、明礬祛風燥濕止癢。
方二【組成】蛇床子、地膚子各40克,荊芥、防風、枯礬各9克。
【用法】上葯加清水適量,煎數沸,將葯液倒入盆內,趁熱熏洗患處。每日熏洗2次,每劑可連用5日。
【功用】祛風,除濕,止癢。
【適應證】全身或局部瘙癢。
【說明】蛇床子、地膚子為祛風除濕止癢的良葯,而荊芥、防風等物均有祛風除濕的功效。
方三【組成】甘草30克,川椒、白鮮皮、地膚子、大楓子各15克,苦參25克。
【用法】上葯加清水適量,煎沸3次,取葯汁1 000毫升,再加入粉劑(芒硝、硫黃、滑石、明礬各30克,共研細末,入黃丹粉20克,同研細和勻)攪拌均勻後,趁熱用毛巾蘸葯液擦洗患處,然後換上干凈的衣被,換下的衣被須經洗凈後消毒方可使用。每日擦洗1~3次。
【功用】清熱燥濕,解毒殺蟲,祛風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方中主葯甘草歷來被視作解毒之佳品,現代葯理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甘草酸及其衍化物可製成抗炎、抗過敏制劑,用於各類皮膚病。其機制與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抗組胺有關。
方四【組成】蛇床子、地膚子各12克,紅豆15克,梓白皮、川槿皮、榆白皮、白鮮皮、海桐皮各18克。
【用法】上葯水煎2次,取二汁混合,於臨睡時外洗患處。每次15~30分鍾,每日1劑,洗2次。
【功用】消炎祛濕,祛風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紅豆性味苦辛有小毒,民間常外用以治皮膚瘙癢等症。梓白皮、川槿皮、榆白皮、白鮮皮、海桐皮等樹皮類葯物均能祛風除濕止癢。
方五【組成】路路通、蒼術各65克,百部、艾葉、白礬各12克。
【用法】上葯加水1 000至1 500毫升,煮沸20分鍾,取濾汁待溫後洗患部,每日2次。
【功用】疏通氣血,祛濕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路路通功能祛風通絡,利水除濕,蒼術、百部、艾葉、明礬均為祛風除濕之品。
方六【組成】黃柏、蒼術、荊芥、地膚子各9克,明礬6克。
【用法】上葯共研粗末,加水3 000毫升,煎煮去渣,趁熱熏蒸,待溫後浸浴,每次20~30分鍾。
【功用】祛風止癢。
【適應證】慢性瘙癢性皮膚病。
【說明】方中黃柏、蒼術清熱解毒,荊芥祛風散邪,蛇床子、明礬燥濕止癢。諸葯合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故適用於皮膚瘙癢遷延日久不愈者。
方七【組成】雄黃100克。
【用法】用潔凈紗布將雄黃包裹,用線扎口,留6厘米左右線頭,將葯包置入沙鍋內,或搪瓷容器內煎20分鍾,用鉗提出此葯包置於干凈器皿中,取汁備用。用葯液洗浴癢處20分鍾左右。
【功用】解毒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
【說明】雄黃,為治瘡殺毒之要葯。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雄黃主要含有的硫化砷AsS具有抗菌殺蟲作用。
方八【組成】苦參65克,白鮮皮、蛇床子各35克,地膚子、鶴虱各30克,大楓子、大黃各20克,生杏仁、明礬、黃柏各15克。
【用法】上葯煎水1 000~2 000毫升備用。取葯液外洗患部,每日1次,每次洗1小時,每劑可用3或4次,洗後避風。必要時可續用1劑。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方中苦參、白鮮皮、地膚子等均為祛風除濕止癢之品;鶴虱功能殺蟲,大黃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杏仁亦有殺蟲潤燥作用,而明礬、黃柏則能燥濕止癢。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祛風止癢之功。
方九【組成】苡仁、野菊花各30克,金銀花、白鮮皮、連翹、生地黃、玄參各15克,地膚子25克,赤芍10克、川芎3克,當歸、蟬蛻、甘草、荊芥、防風各6克。
【用法】上葯加水煎取汁2份,取葯汁1份(約1 000毫升)內服,1份趁熱外洗患處,每日洗2次。隔日1劑。
【功用】活血解毒,祛風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苡仁有清熱利濕作用,野菊花、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荊芥、防風祛風散邪,地膚子、白鮮皮祛風除濕,再合生地黃、赤芍、川芎、當歸等養血,甘草調和諸葯。
方十【組成】蛇床子、地膚子、苦參、白鮮皮各30克,雄黃9克,百部15克。
【用法】上葯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部,每日2或3次。
【功用】祛風除濕,殺蟲止癢。
【適應證】全身皮膚瘙癢症。
【說明】蛇床子、地膚子皆有祛風除濕之功,百部能燥濕殺蟲,苦參、白鮮皮燥濕,雄黃解毒。諸葯合用,共奏祛風除濕、殺蟲止癢之功。
方十一【組成】蒼耳子150克。
【用法】上葯水煎外洗,每日1或2次。
【功用】散風祛濕。
【適應證】全身皮膚瘙癢症。
【說明】蒼耳子能益血,燥濕,通暢之功效,故能治上中下一身風濕疾病。
方十二【組成】丹參、苦參、蛇床子各30克。
【用法】上葯加水2 000毫升,煎取葯液800毫升,去渣溫洗患處。
【功用】活血養血,燥濕祛風。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丹參性味苦、微溫,功能活血涼血,養血祛風,適用於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症。葯理學研究表明,本品有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及抗菌的作用。苦參、蛇床子有燥濕祛風的作用。
方十三【組成】苦參、地膚子、蛇床子、百部、獨活、野菊花各25克。
【用法】上葯加水2 000~3 000毫升煮沸15分鍾,取汁趁熱先熏後洗,每日1或2次。
【功用】祛風,燥濕,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
【說明】苦參、地膚子、蛇床子祛風燥濕,百部潤膚殺蟲,獨活、野菊花疏散風邪。
方十四【組成】苦參、川椒各9克,百部15克,雄黃、冰片各6克。
【用法】上葯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處,每日1或2次。
【功用】清熱,燥濕,解毒。
【適應證】全身性皮膚瘙癢症。
【說明】方中苦參清熱燥濕,川椒辛散風邪,百部潤膚殺蟲,雄黃解毒,冰片有清熱解毒作用。
方十五【組成】苦參、蛇床子各30克,川花椒、枯礬各12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外洗患處。
【功用】清熱,燥濕,殺蟲。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苦參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祛風殺蟲,蛇床子、川花椒燥濕祛風,枯礬解毒除濕。諸葯合用,有清熱、燥濕、殺蟲功效。
方十六【組成】白蒺藜20克,皂刺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取汁,外洗患處。
【功用】祛風解毒。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白蒺藜功能散風下氣,主治身體風癢。皂刺為諸惡瘡癬之要葯。
方十七【組成】石菖蒲30克,百部、艾葉各9克,蔥白15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溫洗頭部。
【功用】散風去濕。
【適應證】頭部瘙癢。
【說明】石菖蒲功能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歷代本草著作均記載它能治療頭風。
方十八【組成】蒼耳子60克,雄黃12克,枯礬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外洗患處。
【功用】祛風濕,止瘙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蒼耳子性味甘溫,有毒,有燥濕,祛風,止癢的作用,蒼耳子的花、葉能治療婦女風瘙癮疹,身癢不止等症。
方十九【組成】地膚子、土茯苓、白鮮皮、苦參、食鹽各30克,荊芥、枯礬各12克,川椒10克。
【用法】上葯加水5 000毫升左右,煎沸半小時,濾葯汁入盆中外洗,每日2次,每劑可反復煎3或4遍。
【功用】祛風除濕,解毒止癢。
【適應證】老年性皮膚瘙癢症。
【說明】土茯苓功能解毒除濕,能治濕寒,療惡瘡。白鮮皮、苦參則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再配伍荊芥、川椒祛風,枯礬、食鹽燥濕,能祛風除濕、解毒止癢。
方二十【組成】食鹽80克,米泔水800毫升。
【用法】取米泔水放入食鹽,置於鐵鍋內煮沸5~10分鍾,然後將葯液擦洗患部,每日2次(早、晚),每次擦洗1~3分鍾。
【功用】涼血解毒,祛風止癢。
【適應證】皮膚瘙癢症。
【說明】鹽能去皮膚風毒、解毒、涼血潤燥、定痛止癢。米泔水,能清熱涼血。
方二十一【組成】蒼耳草、艾葉各50克,蜂房、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川槿皮各30克,花椒、枯礬各2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濾渣趁熱洗浴,每日1或2次,每次15~20分鍾,7日為1個療程。
【功用】祛風除濕。
【適應證】全身性皮膚瘙癢症。
【說明】艾葉能溫中、逐冷、除濕,葯理學實驗證實,艾葉煎劑有良好的殺菌作用,並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血液凝固和解毒作用,配伍蒼耳草等物,其祛風濕之力更強。
方二十二【組成】桂枝、白芍、當歸、荊芥各12克,雞血藤30克,炙甘草6克,生薑4克,大棗6枚。
【用法】上葯用水浸泡1日後,第1次煎取250毫升葯汁,分早晚服。第2次煎取2 500毫升葯液,於晚上服葯後趁熱洗患處,每次洗約15~20分鍾,每日用1劑。
【功用】養血祛風。
【適應證】老年性皮膚瘙癢症。
【說明】老年皮膚多因血虛風燥而瘙癢,故方中用當歸、白芍、雞血藤養血潤燥,滋養皮膚,桂枝、防風、生薑疏散風邪,甘草、大棗解毒,調和諸葯。
方二十三【組成】當歸、紅花、白鮮皮、苦參、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黃、茜草、雞血藤各30克,絲瓜絡20克,防風9克,甘草6克。
【用法】將上葯加水煎煮2次,合並2次濾液,沐浴全身,每日1劑,連用7日為1個療程。
【功用】活血,通絡,止癢。
【適應證】老年皮膚瘙癢症。
【說明】老年皮膚瘙癢多由血虛血瘀所致,經絡不通,脈絡瘀阻,血不能榮養肌膚,故用活血化瘀、補血潤燥、通經絡之葯以達到祛風止癢的功效。

7. 石斛蘭對皮膚有什麼好處

石斛蘭可以阻礙斑點的產生,調節身體,促進血液的循環,加快新陳代謝,盡早排除身體的毒素,調節內分泌,讓皮膚不長斑、不長痘。
石斛麥冬茶:石斛、麥冬、谷芽各10克。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以石斛、麥冬養陰清熱、益胃生津,谷芽消食和中。用於陰虛胃熱,嘔逆少食,咽干口渴,舌光少苔。
石斛蔗漿飲:石斛30克,甘蔗500克。石斛煎水取汁;甘蔗去皮,切碎略搗,絞取汁液。兩汁混合。頻頻飲用。
本方以石斛養陰清熱、益胃生津,甘蔗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用於熱傷津液,煩熱口渴,舌紅少苔。
石斛杞菊湯:石斛、枸杞子、女貞子各15克,菊花10克。煎湯飲。
本方以石斛、菊花養陰清熱、明目,枸杞子、女貞子補養肝腎。用於肝腎陰虛,目昏眼花,視力減退。

8. 用什麼中草葯當茶喝治皮膚癢

你好,引起皮膚癢的疾病是非常多的,考慮可能是1、疥瘡
是由於疥蟲(疥蟎)感染皮膚引起的皮膚病,夜間陣發性劇烈瘙癢。皮疹好發於皮膚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縫、小腹部、乳房、腋窩、腹股溝、陰部等。皮損主要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疥瘡具有傳染性。2、蕁麻疹
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或蒼白色的瘙癢性皮損即風團,發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後不留痕跡。病因復雜,常見的病因如食物、葯物、感染、精神因素、動植物因素、物理因素、內臟和全身性疾病等等。

9. 治皮膚瘙癢的妙方

來北海游泳海水治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