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毛囊炎的治療
毛囊炎是皮膚毛囊被細菌感染後產生的炎症,毛囊在毛發裡面,像梨狀的結構,可以分泌一些物質,比如油脂,滋養毛發,所以看到頭發有時候油光光,就是由於毛囊分泌的油脂形成。如果皮膚不幹凈,有細菌在皮膚上繁殖後入侵毛囊,形成炎症,就是毛囊炎。在治療上,一定採取抗炎治療,使用一些抗生素,同時可以使用中葯,中葯對炎症消退也有良好幫助。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使用具有殺菌作用的香皂,不讓細菌在皮膚上過度生長。此外還要增強抵抗力,這樣盡管細菌入侵,也不會對皮膚造成很大傷害。
② 毛囊炎的自愈期
毛囊炎為皮膚科的常見病,整個毛囊細菌感染發生化膿性炎症,初期為紅色丘疹和硬節,獨立散步在毛發較多的皮膚部位,常有輕度疼痛,一般是由細菌感染、撓抓或者機體免疫力下降導致。
建議,注意皮膚衛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抵抗力。
避免撓抓造成二次感染。
衣物、毛巾及盆都要單獨使用。
飲食上補充維生素,不吃辛辣食物。
建議在清洗皮膚後用慕曉皙康潤膏抹至患處,每天兩次,堅持用著就能改善毛囊炎症狀。
③ 治療毛囊炎
內在也外在處理
內在:吃薏仁長期吃,除了月經期。也可以吃葡萄籽和 麥芽粉
外用,用溫和的去死皮膏,不要用力磋皮膚。
可以塗仙池的痘痘霜,或者補水和營養!
④ 毛囊炎吃什麼水果好
1、毛囊炎多吃聖女果
聖女果,也就是我們通常吃的小西紅柿,我們可以把它當做飯後或是晚上的水果,不但對皮膚好,對女孩子的減肥也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對便秘的人,便秘直接的毒素就會表現在皮膚,出丘疹,導致毛囊發炎引起毛囊炎,因此常吃聖女果是非常好的。
毛囊炎多吃什麼水果
2、毛囊炎多吃桃子
除了聖女果還有一種水果也是我們夏天非常常見的,那就是桃子,不是有句話叫做「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還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說法,說明桃是非常養人的一種水果,同時也是在夏天也是最常見的,經濟又實惠,是毛囊炎患者的理想之選。
3、毛囊炎多吃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從香蕉中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到各式各樣的營養素。其中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而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香蕉有清熱、解毒、生津、潤腸的功效,而且適用於痔瘡出血、大便干結、肺燥咳嗽及發熱症狀。人體如果缺鉀,會出現全身軟弱無力,胃腸無法蠕動,從而出現腹脹、腸麻痹,嚴重者還會影響心肌收縮,引起心律紊亂,誘發心力衰竭,而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每天吃上一根香蕉,就可以滿足體內鉀的需求,同時還可以穩定血壓,保護胃腸道。
毛囊炎多吃什麼水果
4、毛囊炎多吃柚子
柚子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1、B2、C、P和鈣、磷、鎂、鈉等營養成分。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還能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由於柚肉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等成分,故有降血脂、減肥、美膚養容等功效。
⑤ 老公得了慢性毛囊炎,西醫開的都是抗生素,我覺得吃多了會有副作用! 請問有哪位醫生可以給指導下,有
病情分析:
你好.身上長痘痘是因為油脂分泌而形成的粉刺,因為清潔不完全而造成的。平常洗澡很難徹底的清潔,而且清潔的次數非常少,不幹凈的灰塵或衣物的毛會堵塞毛孔,油脂就會形成粉刺,
指導意見:
建議先用將一瓶十滴水用一澡盆水稀釋擦拭身體,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口服抗組胺葯並且外用爐甘石洗劑
⑥ 治療毛囊炎的中葯方子
中醫解析毛囊炎的病因為,濕熱內蘊,外受熱毒,郁於肌膚所致;或因身體虛弱,腠理不固,外受熱邪所致。
一般分為,濕熱型和陰虛型。
濕熱型的毛囊炎較常見於臀部和四肢,紅疹分散,有脹痛的感覺,部分人會出現小便困難,大便乾燥的情況。陰虛型一般是體質虛弱的人,面色蒼白。
中醫偏方:
桂枝葛根湯:
葛根12g,桂枝、白芍、連翹、胡黃連、苦參各9g,金銀花30g,紫花地丁15g,甘草3g。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銀連黃菊湯:
銀花、紫花地丁各15g,川連、黃芩、野菊花、山梔、連翹、赤芍、黃柏、茯苓、綠豆衣各9g,生甘草6g。
每日1劑,分2次。
建議外用慕曉皙康潤膏塗抹,草本修復受損皮膚,堅持十幾天左右就能好轉。
⑦ 毛囊炎的症狀有哪些 皮膚出現3個症狀警惕毛囊炎
毛囊炎是指毛囊合並細菌感染發生的炎症,好發於身體體表、皮膚表面的毛囊處,除了沒有毛發的部位,常見的好發部位是頭皮、胸背部以及臀部等。
毛囊炎的症狀主要是毛囊局部紅腫、起小水泡或膿皰,有明顯的壓痛,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
可酌情選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黴素軟膏、夫西地酸軟膏或2%碘酊外塗,也可試用紫外線照射。對反復發作的患者可試用中葯草本成分的慕曉皙,幫助從毛囊深層殺滅致病菌,修護毛囊。
毛囊炎護理:
1、不要用手擠壓痘痘,以免加重炎症、留下疤痕。
2、避免用油性和粉劑型的化妝品,以免毛孔進一步堵塞。
3、注意飲食,請勿食用巧克力、海鮮、堅果、乳酪等食物。
提示:毛囊炎患者飲食應做到三要四不要,要多吃A類食物、要多吃B2類食物、要多吃B6類食物、禁忌辛辣食物、禁忌過補食物、禁忌高糖食物、禁忌高脂食物。
⑧ 毛囊炎有什麼金方
毛囊炎為毛囊發生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症,較為常見。一般皮膚不清潔、搔抓或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均可誘發。中醫稱之為「發際瘡」、「髭毛瘡」、「須瘡」等。
毛囊炎好發於頭部,但其他有毛部位也可波及。本病初起為粟粒大毛囊性丘疹,其中心貫穿毛發,逐漸發展成丘疹性膿皰,繼而乾燥結痂,約1周左右脫痂而愈,自覺癢痛,易反復,常綿延數周乃至數月。愈後一般不留疤痕,但嚴重者可形成禿發及瘢痕疙瘩。
由於毛囊炎的發病部位不同,因此所表現的形式也各異。如生在頭部的毛囊炎,治癒後可出現米粒至指甲大的脫發斑,而且患處不再生發,這通常稱為禿發性毛囊炎;有的毛囊炎呈集聚排列,其深部相互貫通而融合成片,稱為穿鑿性毛囊炎;如毛囊炎發生在枕部,因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頭狀硬結,稱為乳頭狀毛囊炎或枕部硬結性毛囊炎。
(一)內治方【方一】消炎方【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黃連6克,黃芩9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蚤休9克,金銀花9克,連翹9克,生甘草6克。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驗方一【來源】《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組成】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0克,蒲公英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防己10克,車前草10克,白鮮皮15克,防風10克,甘草10克。
【功效】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濕熱證毛囊炎的治療。
【方三】驗方二【來源】《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組成】黃芪15克,黨參15克,干生地黃15克,麥門冬15克,天門冬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野菊花10克,地丁10克,板藍根10克。
【功效】清熱解毒,養陰益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素體虛弱的毛囊炎患者的治療。
【方四】驗方三【來源】中醫葯信息,1997:(4)
【組成】金銀花、天花粉各18克,白芷4克,甘草2克,赤芍10克,貝母、當歸尾、陳皮各6克,乳香、沒葯各3克,防風5克,生黃芪15克。
【功效】清火解毒,佐以托毒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治療頭部穿掘性毛囊炎病久體虛患者。
【方五】驗方四【來源】中國醫葯指南,2003:(8)
【組成】黃芪15克,黨參15克,干生地黃15克,麥門冬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野菊花10克,地丁10克,板藍根10克。
【功效】清熱解毒,養陰益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治療陰虛型毛囊炎。症見:素體虛弱,面色蒼白,食少納差,軀干及四肢有散在性炎性丘疹或膿皰,與毛囊一致。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或遲。
【方六】驗方五【來源】中國醫葯指南,2003:(8)
【組成】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0克,蒲公英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防已10克,車前草10克,白鮮皮15克,防風10克,甘草10克。
【功效】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治療濕熱型毛囊炎,症見:頭部及四肢有散在米粒大淡紅色、與毛囊一致的炎性丘疹,或小膿皰,自覺疼痛刺癢。舌質微紅,苔薄白,脈微弦。
【方七】升麻消毒飲【來源】《皮膚病中醫診療學》【組成】升麻、羌活、防風、白芷、桔梗、生甘草各6克,金銀花、連翹、赤芍、當歸、炒牛蒡子、花粉各10克,野菊花、草河車各12克。
【功效】疏風、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風熱毒盛證。
【方八】蜂房散【來源】《皮膚病中醫診療學》【組成】蜂房6克,澤瀉、地丁、赤茯苓、赤芍各12克,金銀花、蒲公英各15克,羌活4.5克,土貝母10~12克,升麻10克。
【功效】清熱,除濕,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濕熱蘊毒證。
【方九】托里消毒散加減【來源】《皮膚病中醫診療學》【組成】黃芪、黨參、麥門冬、石斛、草河車、當歸各12克,地丁、蒲公英、金銀花、白花蛇舌草各15克,生地黃、茯苓、浙貝母、陳皮、天門冬各10克。
【功效】益氣托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素體虛弱,病情反復發作的氣虛邪戀者。
【方十】排膿散加減【來源】《皮膚病中醫診療學》【組成】當歸、黃芪、防風、羌活、澤瀉、白芷各12克,草河車、金銀花、白花蛇舌草各30克,皂刺、甲珠、川芎各6克,金頭蜈蚣1條。
【功效】清熱化痰,利濕散結。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項部硬結性毛囊炎。
【方十一】清熱解毒湯【來源】中醫葯信息,1997:(4)
【組成】金銀花18克,七葉一枝花6~9克,赤芍、黃芩、黃連、牡丹皮各10克,山梔子、黃連、生甘草各6克。大便干結者加生大黃6~9克,大青葉15~30克。
【功效】清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治療一般頭部穿掘性毛囊炎。
【方十二】消毒飲【來源】新中醫,2002:34(5)
【組成】升麻、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蒼耳子、赤芍。漸欲成膿者加白芷、皂角刺、桔梗;丘疹色紅堅硬者加大黃、牡丹皮;反復發作者可加土茯苓。
【功效】祛風清熱,解毒涼血,行血除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三】五味消毒飲【來源】實用中醫葯雜志,2003:19(9)
【組成】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天葵子各20克。
【功效】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四】清癤湯【來源】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3(3)
【組成】金銀花20克,野菊花10克,生黃芪20克,當歸6克,陳皮6克,赤芍10克,浙貝母10克,炒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腫痛明顯者,可加連翹、黃芩;日久皮損暗紅者,可加黨參、川芎;便秘者加大黃、芒硝;結節堅硬者,加用大黃□蟲丸。
【功效】清熱解毒,托毒散結。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適用於治療項部硬結性毛囊炎。
(二)外治方【方一】龍膽草擦劑【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龍膽草5千克。
【功效】清熱解毒,止癢止痛。
【製法】水煎,第1煎加水20升,開鍋後煮1小時,第2煎加水10升,開鍋後煮40分鍾,合並兩次葯液濃縮為9.6升,裝瓶。
【用法】塗擦患處。
【方二】芫花水劑【來源】《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組成】芫花15克,川椒15克,黃柏30克,苦參30克,水3升。
【功效】解毒消腫,殺蟲止癢。
【製法】共研粗末備用。
【用法】取葯一包用紗布袋裝好,加水煮沸20分鍾,溫洗或布袋敷患處,也可外搽。
【方三】解毒洗葯【來源】《外科外治療法》【組成】蒲公英30克,苦參、黃柏、連翹、木鱉子各12克,金銀花、白芷、赤芍、牡丹皮、甘草各10克。
【功效】清熱解毒,祛腐排膿。
【用法】水煎溫洗患處,每日1~2次。
【方四】解毒瀉火洗方【來源】中醫葯信息,1997:(4)
【組成】木瓜、一枝黃花、半枝蓮各20克,夏枯草、公英、葎草、馬齒莧、一見喜各30克。
【功效】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洗患處,每次15分鍾,每日1次,連用7日。洗後用拔毒膏外貼。如有蓄膿,可先用五五丹葯捻連用3~5天提膿拔毒,待膿出腫消,再以生肌散薄撒瘡口,連、柏水紗(黃連、黃柏等份煎開即成)外貼,隔日換葯1次,直至收口痊癒。
【備注】適用於治療頭部穿掘性毛囊炎。
【方五】何首烏方【來源】中國民間療法,2002:10(1)
【組成】何首烏10克,苦參10克。
【功效】清熱燥濕,活血消腫。
【製法】將何首烏、苦參加水200毫升濃煎至100毫升。
【用法】用葯液將消毒過的紗布浸透,擰至不滴水,濕敷患處,每次敷30分鍾,早晚各1次。一般於用後24~48小時即可消腫,3~4天炎症消散。
【方六】藿黃浸劑【來源】四川中醫,2005:23(4)
【組成】藿香、大黃、黃精、枯礬各30克。
【功效】祛風止癢,燥濕殺蟲。
【用法】水煎外洗,每日2次,連續用葯4周。
【備注】適用於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方七】中葯外洗驗方【來源】廣西中醫葯,2005:28(6)
【組成】黃柏30克,黃芩30克,黃連15克,龍膽草15克,土荊皮30克,花椒30克,藿香30克,丁香30克,苦參30克,白鮮皮30克,地膚子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敗醬草15克,紫花地丁15克,地榆30克。14歲以下用量酌減。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蟲止癢。
【製法】每日1劑,加水2500~5000毫升,沸後煎煮15~20分鍾,濾葯渣,取葯液。
【用法】待水溫降至15~20℃時,浸泡患處,反復搓洗以微熱為度。葯渣復煎。每日2次,每次30~45分鍾。
【備注】適用於治療糠秕馬拉色菌毛囊炎。
【方八】雄黃解毒散【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雄黃30克,生白礬120克,寒水石30克。
【功效】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製法】共研細末。
【用法】撒布患處,或植物油調敷患處。
【方九】四黃散【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大黃末15克,黃柏末15克,雄黃末15克,硫黃末15克。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麻油調塗。
【方十】發際散【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五倍子末310克,雄黃末30克,枯礬末30克。
【功效】殺蟲止癢,收濕化毒。
【製法】先將雄黃及枯礬研細,後加五倍子末研和。
【用法】香油或醋調敷。
【方十一】黃散【來源】新中醫,1999:(7)
【組成】蛇床子、密陀僧、硫黃、雄黃、枯礬各120克,輕粉、冰片各60克。
【功效】祛風止癢,燥濕殺蟲。
【製法】共研細末混合。
【用法】用白醋調搽患處,每日2次,連續用葯4周。
【備注】適用於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方十二】茄蒂去毒散【來源】江西中醫葯,2003:34(4)
【組成】秋季熟透了的老茄蒂。
【功效】清熱解毒,補津生肌斂瘡。
【製法】將茄蒂曬干,放進鍋內焙乾脆焦黃存性,冷卻後研成細末,收至瓶內貯存,【用法】將適量葯粉麻油調拌成稀糊狀,塗敷患處瘡頭上,每日1~2次,7天為1療程。
【方十三】復方三黃散【來源】江蘇中醫葯,2006:27(8)
【組成】大黃3克,黃連3克,黃芩3克,氟康唑兩片(100毫克)。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製法】上葯碾粉,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
【用法】清潔局部皮膚,冷噴機冷噴10分鍾,局部皮膚消毒後,用痤瘡針清除皮損內容物。後用復方三黃散約10克均勻塗於患部,勿使乾燥,干後以水濕潤之,約30分鍾後擦拭去除。每周1~2次,每日患者自行塗葯1次,連續治療1個月。
【備注】適用於治療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方十四】抗炎酊【來源】中國中醫葯科技,2001:8(6)
【組成】馬錢子、黃芩、紫草。
【功效】通絡散結,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用法】外搽皮損,每日4次。對皮損較大或呈片狀分布的用2~3層紗布塊浸抗炎酊濕敷患處,每日2次。
【方十五】毛囊炎酊【來源】實用中醫葯雜志,2002:18(3)
【組成】生乳香、生沒葯、藜蘆、密陀僧各6克,生白芥子、冰片、生牽牛子、生鴉膽子、生蒼耳子、生天花粉各10克。
【功效】拔毒攻毒,清熱解毒,透毒外出。
【製法】將以上中葯除冰片外均搗爛,與冰片一起置密閉玻璃容器中,以75%酒精10倍量(840毫升)浸泡2周。在浸泡期間隨時振搖或攪拌,浸泡到期濾出提液。加75%酒精至1000毫升即可。
【用法】外擦,每日2次。
⑨ 如何治療毛囊炎
你好 你的是頭部毛囊炎 關於毛囊炎的問題你最好去毛囊炎官網去了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