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斛排骨湯功效
主料:排骨600克,鐵皮石斛30克,鐵棍山葯300克
輔料:生薑12克,料酒20毫升,香蔥1根,精鹽3克
1、新鮮的排骨,剁塊。
② 鮮人參、石斛燉排骨湯適合嗎
除了要注意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外,滋陰補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服用鐵皮石斛。鐵皮石斛的食用方式多種多樣,鮮榨、煎煮、泡茶、嚼服、浸酒都能發揮其功效。對於陰虛體質的人,將銀耳、龜、鱉、牡蠣、鴨肉、兔肉等清補的食材與鐵皮石斛同煮,更能發揮其滋陰補氣的功效。
鐵皮石斛自古以來就受到醫家的青睞,歷代諸多具有影響的醫學專著和典籍均將其收入其中,奉為「葯中之上品」。《神農本草經》認為:「(鐵皮石斛)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年壽最高的皇帝,在眾多宮廷御醫養生方案中,他獨愛鐵皮石斛。「人,陰常不足,陽常有餘;陰虛難治,陽虛易補」這句話對乾隆影響很大,也讓他受益匪淺。
我知道康順堂霍山石斛不錯,品質極好,且果真受認可些。入手這家的石斛,覺得挺靠譜的。
③ 石斛煮排骨湯的做法
這個直接把排骨焯水了之後,嗯跟石斛一起燉,大概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④ 蘿卜燉排骨放鐵皮石斛可以么
可以,不要放太多,蘿卜有「小人參」的美譽,兩者結合會比較補,所以石斛不要放太多,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⑤ 石斛煲排骨湯的做法
石斛蟲草花煲豬骨湯,石斛有滋潤滋陰等功效,蟲草花性質平和,清熱等功效,再加上麥冬和豬骨瘦肉,豬骨和瘦肉的肉鮮味,加上蟲草花和石斛的清香味道,湯鮮味美營養滋潤,可謂是老少皆宜的靚湯。
石斛蟲草花豬骨湯,製作簡單,食材精緻,所用到的食材有豬骨300克,瘦肉400克,蟲草花50克,百合30克,麥冬20克,蜜棗2顆,薑片3片,鹽和油少許。
先將蟲草花、百合、麥冬、蜜棗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百合如果喜歡吃軟一些,可以溫水浸泡一會後再撈出。
接著是處理豬骨和瘦肉,豬骨買的是筒骨,筒骨有精髓精華在其中,煲湯很好的食材,攤主已經剁好的豬筒骨清洗干凈,瘦肉清洗干凈後,切成塊狀;起鍋燒水,把豬筒骨和瘦肉還有薑片一同冷水下鍋焯水,把血水和腥味去掉。燒開之後把豬骨和瘦肉都撈出,清水洗干凈。
砂鍋放上爐架,把砂鍋先燒熱,然後下少許油,把焯好水的豬骨和瘦肉還有薑片放入鍋中翻炒一會,把水分去干;之後再下蟲草花、麥冬、百合、蜜棗,加入適量的水,加蓋大火燒開先。
大火燒開之後先開蓋撇去浮沫,加蓋轉小火慢慢煲1個小時,1個小時之後,再次開蓋把浮油去除,以防湯汁油膩,下少許鹽調味,湯本身的鮮甜已經足夠,不用加太多的調味料,即可品嘗到鮮美的靚湯,多喝湯水對身體好,老少皆宜的靚湯要常喝。
⑥ 鐵皮石斛可以跟排骨一起熬湯么
鐵皮石斛是可以跟排骨一起熬湯的,我曾經也寫過一篇關於鐵皮石斛熬排骨湯的分享文章。
由於不是熬老火湯,熬排骨湯的時間比較短,所以首先要把鐵皮石斛洗干凈拍爛,這樣更容易熬出葯效。
根據湯料的量,用砂鍋裝上適量的水,先把清水燒開,放入拍爛的石斛放進去小火熬20分鍾
排骨飛水後,然後放進去砂鍋里一起熬(最好加入胡蘿卜),沸騰了改小火熬60分鍾
記住,不要加料酒,醋等調味料,因為此時的湯已經很鮮美。
湯可以先加少量或者先不加鹽,等乘上碗了再根據個人的口味自行添加。
鐵皮石斛是名貴的中草葯,只有長期堅持服用,身體得到改善。前提是要買到真品的鐵皮石斛。市場上目前充斥著各種各樣低品質的石斛來假冒鐵皮石斛。祝你健康!
⑦ 鐵皮石斛燉排骨怎麼做
用料
鐵皮石斛 10克
黃芪 5克
枸杞王 5克
東北野生木耳尖 20克
蓮藕 300克
荸薺 50克
仔排 300克
鐵皮石斛養生排骨煲的做法
將食材切好改刀,排骨放入砂鍋中煲至30分鍾。
將石斛、蓮藕、黃芪、荸薺加入砂鍋,放幾滴醋讓食材營養充分分解,加小半勺糖提鮮小火煲至60分鍾。
最後倒入枸杞王、東北野生木耳尖依個人口味加入鹽煲至20分鍾出鍋。
小貼士
鐵皮石斛排骨煲特別適合經常熬夜的人,煙酒過度者,滋陰健脾,男女老少都可以喝,一家人冬日滋補養生的佳品!
⑧ 鐵皮石斛排骨湯怎麼做
鐵皮石斛是可以跟排骨一起熬湯的,我曾經也寫過一篇關於鐵皮石斛熬排骨湯的分享文章。
由於不是熬老火湯,熬排骨湯的時間比較短,所以首先要把鐵皮石斛洗干凈拍爛,這樣更容易熬出葯效。
根據湯料的量,用砂鍋裝上適量的水,先把清水燒開,放入拍爛的石斛放進去小火熬20分鍾
排骨飛水後,然後放進去砂鍋里一起熬(最好加入胡蘿卜),沸騰了改小火熬60分鍾
記住,不要加料酒,醋等調味料,因為此時的湯已經很鮮美。
湯可以先加少量或者先不加鹽,等乘上碗了再根據個人的口味自行添加。
鐵皮石斛是名貴的中草葯,只有長期堅持服用,身體得到改善。前提是要買到真品的鐵皮石斛。市場上目前充斥著各種各樣低品質的石斛來假冒鐵皮石斛。祝你健康!
⑨ 排骨石斛燉湯的做法
石斛,能滋陰清熱,養胃生津,潤肺止咳,益腎明目。
石斛用量:一日10~15g,鮮品可用30g。煎湯,泡茶,煎膏滋。
小貼士
石斛適合人群:
熱病早期陰未傷者,濕溫病未化燥者,脾胃虛寒者,均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