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醫愛用糞便入葯
無論是動物的糞便還是我們人類的糞便,對於人們來說都是一種惡心的東西。因為糞便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所剩的殘渣。但是在中醫上,對於那些老中醫們來說糞便就是一個寶。
在中醫上糞便可以入葯,如果去開中葯的時候聽到了自己這副葯裡面加的糞便的話,那麼可能在吃的時候都覺得特別的惡心。
對於醫生的來說,只要這種東西能治病救人,對人體沒有帶來傷害的話,那麼就是最好的葯物。雖然屎讓人看起來很惡心,但是屎確實有很多很大的作用。
㈡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產業概況
院辦產業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院辦產業起步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1984年,中國中醫研究院醫葯技術開發公司成立,成為我院興辦產業的標志。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院辦產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和醫葯貿易等方面積極開拓,取得了寶貴的經驗,培養、鍛煉了一批人才,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各級產業的興辦、發展和壯大,不同程度地支持了我院科研、醫療、教育工作,有力地促進了我院科研成果市場化,為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院於1990年12月成立經濟管理處;2001年10月,更名為產業管理處,主管院直屬產業工作。現在,我院把產業發展提高到中國中醫科學院總體發展戰略的關鍵一環,院辦產業將成為我院持續發展的經濟支柱。我院出台各項政策規范產業單位管理,逐步加強對產業的扶植與支持,為產業創造科學、有序、快速的發展空間,從而使院辦產業加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壯大。
《中國中醫古籍總目》即將問世
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葯信息研究所主持編纂的《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項目近日完成,並將於2006年初出版發行。
書目類書籍,是科學研究乃至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要的工具書。尤其中醫古籍浩如煙海,自戰國以來世代相傳積累至今約有萬余種,編著全面涵括中醫古籍的書目,有利於中醫各領域的研究活動。然而,自明代殷仲春編撰《醫藏書目》後,未見再有大型中醫專科書目的編纂出版。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前身中醫研究院,於1958年與北京圖書館聯合主編了第一部《中醫聯合圖書目錄》,收錄了全國59個圖書館和兩位私人藏書家收藏的中醫圖書7661種。可惜當時受條件所限,此書未能正式出版。1979年後,又著手進行全國中醫文獻資源調查,重編中醫圖書聯合目錄。經過10年的努力,於1991年編輯出版了《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此書收錄了全國三大系統113家大型圖書館收藏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醫圖書12124種,是迄今為止記載全國中醫古籍及民國年間出版物收藏分布情況最系統、最全面的文獻檢索工具書,在國內外中醫界和漢學界具有廣泛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項事業飛速發展,國力的增強,促進了科技文化事業的蓬勃興旺。藏書單位對古籍的收集、整理、保存與應用的工作力度不斷加強,現代化手段被大規模引進,地區性的古籍目錄和書目資料庫不斷涌現。鑒於這種情況,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葯信息研究所感到經過短暫的20餘年,中醫古籍資源的收藏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上世紀80年代的調研結果,盡管在資源分布的格局框架上變化不大,但一些新的有潛質有特色的藏書單位的發現,預示了中醫古籍資源調研工作有了一個更加廣闊深邃的操作空間,為再次進行更為廣泛的中醫古籍資源調查,進一步深入了解中醫古籍存世狀況提供了有利條件。他們抓住這一歷史契機,力求在91版《聯目》的基礎上,擴大調查范圍,整合各種社會信息資源,編寫一部能夠全面、准確反映現存中醫古籍收藏分布情況的大型中醫古籍專科書目,以適應新形勢下繼承發揚中醫葯學的需要。
目前已經編纂完成的《中國中醫古籍總目》,收錄了151個圖書館館藏中醫書目13000多種,其中古籍新增品種達1000多種。其收錄重點是1911年以前歷代刊行的中醫古籍,及其這些古籍在民國期間的重刻本、影印本、復制本。令人欣喜的是,其中有些書並未見於歷代書目,有些則已被列入亡佚書目錄中,此次被發掘收錄,實為一大收獲。如宋·楊介所撰《存真圖》,已被文獻辭典列為亡佚類,現已發現該書的清抄繪本,收藏於國家圖書館;又如明·彩繪本《補遺雷公炮製便覽》一書是出自宮廷畫師之手的珍品,堪稱國寶級文獻。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除了古籍新品種的發掘外,還涌現出大量的古籍新版本,不僅給過去認定為孤本的書摘掉了孤本的帽子,甚至為在國內原以為失傳的書填補了空白。同時,鑒於91版《聯目》中收錄的1911至1949年間出版的近代中醫葯著作,其文獻價值、保存價值現在已不亞於一般的古籍,為系統反映民國期間中醫圖書的出版狀況和當前收藏分布情況,以便學術界使用,因此該書亦予以保留。為了吸納中醫文獻學、目錄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對一些著錄不準確的書目數據進行准確的訂正,他們邀請了多年從事專科文獻研究的學者、專家擔綱各學科的分類主編,使其在文獻調研、目錄學研究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得到充分發揮,訂正了91版《聯目》在學科的劃分、著作人的判斷、成書年的確認、版本源流的梳理等方面存在的錯訛不足之處,保證了《總目》的編纂質量及學術水平。
《總目》的參加館達到151個,較91版《聯目》新增了38個,其中有國內外知名的綜合性大學圖書館5個,中醫專業圖書館5個,省市公共圖書館19個,少數民族地區(巴彥淖爾盟)圖書館1個,藏書樓1家,出版單點陣圖書館1家。新參加館的成分變化,突破了原有三大系統圖書館的格局,增強了參加館的多樣性和代表性,也顯示著中醫古籍資源蘊藏的潛力是巨大的,范圍是寬廣的,有待於進一步的整理和發掘。
㈢ 補遺雷公炮製便覽以前出過一個老的版本
湮沒400多年之久的中醫葯文獻《補遺雷公炮製便覽》彩色模擬影印出版
2005-7-26 11:04:51 來源:易文網
一部湮沒400多年之久中醫葯文獻《補遺雷公炮製便覽》新近由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按原樣彩色模擬影印出版,這是我國中醫葯珍籍秘典的搶整理與充分利用的重大成果。
《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為存世孤本,現存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經該院醫史文獻研究所專家考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原有十四卷總目一卷,其繪成年代比現在享譽世界的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金陵初刊本(1593)還要早2年。全書分作金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米穀、菜十部,共載葯957種。1128幅精美的彩色葯圖和其中罕見的219幅炮製圖,為中國古本草(尤其是炮製工藝及設備)的研究,乃至古代美術研究,增添了大量絢麗而極具學術價值的新材料,它的浮現令本草界為之震驚,乃我國國內現存古代彩本草中最為完整的一部傳世典籍。
該書書封為黃綾,正文框廓為朱絲欄四周雙邊,粗朱口,正楷字體。各葯前絕大多數葯圖上方有一圖名,深藍底,金邊金字;繪畫風格為明內府繪本,工筆重彩,色彩艷麗,圖形生動,為彩繪本草之精品。經與明代官修《本草品匯精要》、明畫院彩繪《食物本草》比較,該書的形製表明其出自明宮廷畫院。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因明代宮廷畫師使用神奇的礦物畫材,經400餘年的圖象仍艷麗如新,層次分明。雖為本草而繪,但畫風卻格外細膩生動,不亞於任何古代寫實畫作精品。其一草一木,一髯一發,無不栩栩如生,精細地描繪出當時的人物服飾、生活場景等,堪稱明代社會風俗的「清明上河圖」。
此次按原樣彩色模擬影印出版的為現實存的13卷,錄有完整葯條906種,彩圖1128幅。該書先圖後文,絕大多數葯物文字之前,均繪有1-3幅彩色葯物形態圖、炮製或採集圖,其中又以炮製圖為其特色。書中配以七言歌訣,歸納葯物的性味功能,頗具參考價值。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炮為題材的彩繪圖譜,《補遺》展示了各種炮製方法,中包括凈選、乾燥、切制、粉碎、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以及童便制、火煅取瀝、醋熏、制曲等一些特殊方法,是中葯炮製技術的珍貴遺存。上述1000餘幅彩繪在古代本草插圖中極為罕見,為今後的炮製研究提供許多第一手素材。
專家指出,中醫葯古籍是中醫葯學偉大寶庫的物質載體,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與疾病進行斗爭的科學記錄,上海辭書出版社首次影印出版國內現存未為世人了解的極具價值的明代彩繪本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將對當代中西醫學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啟迪作用。
㈣ 中醫古籍都有哪些啊
中醫古籍還是非常多的,不過很多中醫古籍都在國外圖片館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圖書館館藏了很多中醫古籍,很多珍稀罕見的中醫古籍 也都在裡面
另外曾經在 醫書網 下載到一些的中醫古籍類書籍資料,也都是整理國外一些館藏的中醫古籍資料,都是純古籍掃描版的中醫書籍,非常罕見的,你可以看
內景備覽(上下卷)
內科秘錄(9卷)
內經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義(1-5卷)
千金方葯注(1-4卷)
千金方衍義(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書(40卷)
本草經百種錄(上中下卷)
歌傷寒雜病論俗辨(上中下卷)
經穴匯解(1-8卷)
經穴纂要(1-5卷)
經絡歌括(2卷)
經絡腧x學 68講
經驗丹方(四卷)
蔓難錄(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雜話(2卷)
補正輯光傷寒論(上下卷)
金匱二劉合注(上下卷)
金匱玉函經(1-20卷)
金匱玉函要略論注(6卷)
金匱要略 54講
金匱要略國字解(1-6卷)
金匱要略心典(3卷)
金匱要略述義(1-4卷)
金匱論注(1-8卷)
金鏡內台方義(3卷)
難經小解(1-6卷)
難經抄(一二三卷)
難經本義抄(1-6卷)
難經本義(上下卷)
難經疏證(上下卷)
難經經釋(一二卷)
難經鐵鑒(5卷)
雷公炮製(1-8卷)
風寒熱病方緯篇(1-7卷)
麻疹三書(一二卷)
黃帝內經相關書籍整理(124冊)
黃帝內經素問(1-9卷)
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傷寒蘊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傷寒論註解.存7卷(卷1-3缺).漢.張機撰.金.成無己註解.元刊.1冊
元版.子部.張仲景註解傷寒百證歌.新編張仲景註解發微論.張仲景註解傷寒百證歌5卷.新編張仲景註解發微論2卷.宋.許叔微述.元刊.4冊
元版.子部.新刊圖解素問要旨論.8卷.金.劉守真撰.馬宗素重編.元刊.8冊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葯院方.20卷.元御葯院編.元刊.10冊
元版.子部.新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孫允賢編.元刊.11冊
宋版.史部.圖經.嚴州重修圖經.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陳公亮.劉文富校.宋刊.明修.4冊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紀述老蘇先生事實.1卷.撰者未詳.南宋刊.1冊
宋版.子部.傷寒總病論.6卷.附音訓1卷.修治葯法1卷.宋.龐安時撰.南宋刊.抄補.4冊
宋版.子部.史載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冊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燾撰.南宋刊.42冊
宋版.子部.太醫張子和先生儒門事親.12卷.金.張從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醫張子和先生儒門事親.零本.金張從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孫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孫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冊
宋版.子部.普濟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許叔微撰.南宋刊.6冊
宋版.子部.重校證活人書.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帶圖本.10冊
宋版.子部.雞峰普濟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孫兆撰.賈兼重校.南宋刊.24冊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詩.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達編.宋寶慶元年廣東漕司刊.3冊
類證普濟本事方.十卷.宋.許叔微撰.清錢氏萃古齋抄本
㈤ 班獎大會榜上無名的感想作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獲獎者,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極為榮幸能在卡羅林斯卡學院講演,我報告的題目是:青蒿素——中醫葯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在報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謝諾貝爾獎評委會,諾貝爾獎基金會授予我201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不僅是授予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全體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嘉獎和鼓勵。在短短的幾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熱情,在此我一並表示感謝。
謝謝WilliamC.Campbell(威廉姆.坎貝爾)和Satoshiōmura(大村智)二位剛剛所做的精彩報告。我現在要說的是四十年前,在艱苦的環境下,中國科學家努力奮斗從中醫葯中尋找抗瘧新葯的故事。
關於青蒿素的發現過程,大家可能已經在很多報道中看到過。在此,我只做一個概要的介紹。這是中醫研究院抗瘧葯研究團隊當年的簡要工作總結,其中藍底標示的是本院團隊完成的工作,白底標示的是全國其他協作團隊完成的工作。藍底向白底過渡標示既有本院也有協作單位參加的工作。
中葯研究所團隊於1969年開始抗瘧中葯研究。經過大量的反復篩選工作後,1971年起工作重點集中於中葯青蒿。又經過很多次失敗後,1971年9月,重新設計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溫提取,用乙醚迴流或冷浸,而後用鹼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備樣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標號191#的樣品,以1.0克/公斤體重的劑量,連續3天,口服給葯,鼠瘧葯效評價顯示抑制率達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瘧實驗,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結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瘧葯效的突破,是發現青蒿素的關鍵。
1972年8至10月,我們開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臨床研究,30例惡性瘧和間日瘧病人全部顯效。同年11月,從該部位中成功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化合物的結晶,後命名為「青蒿素」。
1972年12月開始對青蒿素的化學結構進行探索,通過元素分析、光譜測定、質譜及旋光分析等技術手段,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確了青蒿素為不含氮的倍半萜類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經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分析化學室進一步復核了分子式等有關數據。1974年起,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繼開展了青蒿素結構協作研究的工作。最終經X光衍射確定了青蒿素的結構。確認青蒿素是含有過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內酯。立體結構於1977年在中國的科學通報發表,並被化學文摘收錄。
1973年起,為研究青蒿素結構中的功能基團而制備衍生物。經硼氫化鈉還原反應,證實青蒿素結構中羰基的存在,發明了雙氫青蒿素。經構效關系研究:明確青蒿素結構中的過氧基團是抗瘧活性基團,部分雙氫青蒿素羥基衍生物的鼠瘧效價也有所提高。
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雙氫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結構。直到現在,除此類型之外,其他結構類型的青蒿素衍生物還沒有用於臨床的報道。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衛生部新葯證書。於1992年再獲得雙氫青蒿素新葯證書。該葯臨床葯效高於青蒿素10倍,進一步體現了青蒿素類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點。
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計劃開發署在北京聯合召開瘧疾化療科學工作組第四次會議,有關青蒿素及其臨床應用的一系列報告在會上引發熱烈反響。我的報告是「青蒿素的化學研究」。上世紀80年代,數千例中國的瘧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療。
聽完這段介紹,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一段普通的葯物發現過程。但是,當年從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沿用歷史的中葯青蒿中發掘出青蒿素的歷程卻相當艱辛。
目標明確、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參加全國「523」抗擊瘧疾研究項目。經院領導研究決定,我被指令負責並組建「523」項目課題組,承擔抗瘧中葯的研發。這一項目在當時屬於保密的重點軍工項目。對於一個年輕科研人員,有機會接受如此重任,我體會到了國家對我的信任,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決心不辱使命,努力拚搏,盡全力完成任務!
學科交叉為研究發現成功提供了准備。這是我剛到中葯研究所的照片,左側是著名生葯學家樓之岑,他指導我鑒別葯材。從1959年到1962年,我參加西醫學習中醫班,系統學習了中醫葯知識。化學家路易˙帕斯特說過「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古語說:凡是過去,皆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種准備。當抗瘧項目給我機遇的時候,西學中的序曲為我從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備。
信息收集、准確解析是研究發現成功的基礎。接受任務後,我收集整理歷代中醫葯典籍,走訪名老中醫並收集他們用於防治瘧疾的方劑和中葯、同時調閱大量民間方葯。在匯集了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等2000餘內服、外用方葯的基礎上,編寫了以640種中葯為主的《瘧疾單驗方集》。正是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鑄就了青蒿素發現的基礎,也是中葯新葯研究有別於一般植物葯研發的地方。
關鍵的文獻啟示。當年我面臨研究困境時,又重新溫習中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公元3-4世紀)葛洪《肘後備急方》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截瘧記載。這使我聯想到提取過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溫,由此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
關於青蒿入葯,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其後的《神農本草經》、《補遺雷公炮製便覽》、《本草綱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記載。然而,古籍雖多,確都沒有明確青蒿的植物分類品種。當年青蒿資源品種混亂,葯典收載了2個品種,還有4個其他的混淆品種也在使用。後續深入研究發現:僅ArtemisiaannuaL.一種含有青蒿素,抗瘧有效。這樣客觀上就增加了發現青蒿素的難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並不高,還有葯用部位、產地、採收季節、純化工藝的影響,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確實來之不易。中國傳統中醫葯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值得我們多加思考,發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堅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國的科研條件比較差,為供應足夠的青蒿有效部位用於臨床,我們曾用水缸作為提取容器。由於缺乏通風設備,又接觸大量有機溶劑,導致一些科研人員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為了盡快上臨床,在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我和科研團隊成員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當青蒿素片劑臨床試用效果不理想時,經過努力堅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終查明是崩解度的問題。改用青蒿素單體膠囊,從而及時證實了青蒿素的抗瘧療效。
團隊精神,無私合作加速科學發現轉化成有效葯物。1972年3月8日,全國523辦公室在南京召開抗瘧葯物專業會議,我代表中葯所在會上報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對鼠瘧、猴瘧的結果,受到會議極大關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會議上,我報告了30例臨床全部顯效的結果。從此,拉開了青蒿抗瘧研究全國大協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謝當年從事523抗瘧研究的中醫科學院團隊全體成員,銘記他們在青蒿素研究、發現與應用中的積極投入與突出貢獻。感謝全國523項目單位的通力協作,包括山東省中葯研究所、雲南省葯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廣州中醫葯大學以及軍事醫學科學院等,我衷心祝賀協作單位同行們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對瘧疾患者的熱誠服務。對於全國523辦公室在組織抗瘧項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誠摯的敬意。沒有大家無私合作的團隊精神,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將青蒿素貢獻給世界。
瘧疾對於世界公共衛生依然是個嚴重挑戰。WHO總幹事陳馮富珍在談到控制瘧疾時有過這樣的評價,在減少瘧疾病例與死亡方面,全球范圍內正在取得的成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如此,據統計,全球97個國家與地區的33億人口仍在遭遇瘧疾的威脅,其中12億人生活在高危區域,這些區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於1/1000。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全球瘧疾患者約為1億9千8百萬,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約為58萬,其中78%是5歲以下的兒童。90%的瘧疾死亡病例發生在重災區非洲。70%的非洲瘧疾患者應用青蒿素復方葯物治療(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Therapies,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療的瘧疾患兒仍達5千6百萬到6千9百萬之多。
瘧原蟲對於青蒿素和其他抗瘧葯的抗葯性。在大湄公河地區,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惡性瘧原蟲已經出現對於青蒿素的抗葯性。在柬埔寨-泰國邊境的許多地區,惡性瘧原蟲已經對絕大多數抗瘧葯產生抗葯性。請看今年報告的對於青蒿素抗葯性的分布圖,紅色與黑色提示當地的惡性瘧原蟲出現抗葯性。可見,不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葯性,在非洲少數地區也出現了抗葯性。這些情況都是嚴重的警示。
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葯性的全球計劃。這項計劃出台的目的是保護ACTs對於惡性瘧疾的有效性。鑒於青蒿素的抗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證實,擴散的潛在威脅也正在考察之中。參與該計劃的100多位專家們認為,在青蒿素抗葯性傳播到高感染地區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葯性的機會其實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葯性的任務迫在眉睫。為保護ACTs對於惡性瘧疾的有效性,我誠摯希望全球抗瘧工作者認真執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葯性的全球計劃。
在結束之前,我想再談一點中醫葯。「中國醫葯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通過抗瘧葯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深感中西醫葯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醫葯學研究者可以從中開發新葯。中醫葯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於自然資源的葯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
最後,我想與各位分享一首我國唐代有名的詩篇,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涵於傳統中醫葯中的寶藏!
衷心感謝在青蒿素發現、研究、和應用中做出貢獻的所有國內外同事們、同行們和朋友們!
深深感謝家人的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謝各位前來參會!
謝謝大家!
㈥ 班獎大會的作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獲獎者,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極為榮幸能在卡羅林斯卡學院講演,我報告的題目是:青蒿素——中醫葯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在報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謝諾貝爾獎評委會,諾貝爾獎基金會授予我201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不僅是授予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全體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嘉獎和鼓勵。在短短的幾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熱情,在此我一並表示感謝。 謝謝WilliamC.Campbell(威廉姆.坎貝爾)和Satoshiōmura(大村智)二位剛剛所做的精彩報告。我現在要說的是四十年前,在艱苦的環境下,中國科學家努力奮斗從中醫葯中尋找抗瘧新葯的故事。 關於青蒿素的發現過程,大家可能已經在很多報道中看到過。在此,我只做一個概要的介紹。這是中醫研究院抗瘧葯研究團隊當年的簡要工作總結,其中藍底標示的是本院團隊完成的工作,白底標示的是全國其他協作團隊完成的工作。藍底向白底過渡標示既有本院也有協作單位參加的工作。 中葯研究所團隊於1969年開始抗瘧中葯研究。經過大量的反復篩選工作後,1971年起工作重點集中於中葯青蒿。又經過很多次失敗後,1971年9月,重新設計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溫提取,用乙醚迴流或冷浸,而後用鹼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備樣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標號191#的樣品,以1.0克/公斤體重的劑量,連續3天,口服給葯,鼠瘧葯效評價顯示抑制率達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瘧實驗,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結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瘧葯效的突破,是發現青蒿素的關鍵。 1972年8至10月,我們開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臨床研究,30例惡性瘧和間日瘧病人全部顯效。同年11月,從該部位中成功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化合物的結晶,後命名為「青蒿素」。 1972年12月開始對青蒿素的化學結構進行探索,通過元素分析、光譜測定、質譜及旋光分析等技術手段,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確了青蒿素為不含氮的倍半萜類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經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分析化學室進一步復核了分子式等有關數據。1974年起,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繼開展了青蒿素結構協作研究的工作。最終經X光衍射確定了青蒿素的結構。確認青蒿素是含有過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內酯。立體結構於1977年在中國的科學通報發表,並被化學文摘收錄。 1973年起,為研究青蒿素結構中的功能基團而制備衍生物。經硼氫化鈉還原反應,證實青蒿素結構中羰基的存在,發明了雙氫青蒿素。經構效關系研究:明確青蒿素結構中的過氧基團是抗瘧活性基團,部分雙氫青蒿素羥基衍生物的鼠瘧效價也有所提高。 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雙氫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結構。直到現在,除此類型之外,其他結構類型的青蒿素衍生物還沒有用於臨床的報道。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衛生部新葯證書。於1992年再獲得雙氫青蒿素新葯證書。該葯臨床葯效高於青蒿素10倍,進一步體現了青蒿素類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點。 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計劃開發署在北京聯合召開瘧疾化療科學工作組第四次會議,有關青蒿素及其臨床應用的一系列報告在會上引發熱烈反響。我的報告是「青蒿素的化學研究」。上世紀80年代,數千例中國的瘧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療。 聽完這段介紹,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一段普通的葯物發現過程。但是,當年從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沿用歷史的中葯青蒿中發掘出青蒿素的歷程卻相當艱辛。 目標明確、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參加全國「523」抗擊瘧疾研究項目。經院領導研究決定,我被指令負責並組建「523」項目課題組,承擔抗瘧中葯的研發。這一項目在當時屬於保密的重點軍工項目。對於一個年輕科研人員,有機會接受如此重任,我體會到了國家對我的信任,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決心不辱使命,努力拚搏,盡全力完成任務! 學科交叉為研究發現成功提供了准備。這是我剛到中葯研究所的照片,左側是著名生葯學家樓之岑,他指導我鑒別葯材。從1959年到1962年,我參加西醫學習中醫班,系統學習了中醫葯知識。化學家路易˙帕斯特說過「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古語說:凡是過去,皆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種准備。當抗瘧項目給我機遇的時候,西學中的序曲為我從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備。 信息收集、准確解析是研究發現成功的基礎。接受任務後,我收集整理歷代中醫葯典籍,走訪名老中醫並收集他們用於防治瘧疾的方劑和中葯、同時調閱大量民間方葯。在匯集了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等2000餘內服、外用方葯的基礎上,編寫了以640種中葯為主的《瘧疾單驗方集》。正是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鑄就了青蒿素發現的基礎,也是中葯新葯研究有別於一般植物葯研發的地方。 關鍵的文獻啟示。當年我面臨研究困境時,又重新溫習中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公元3-4世紀)葛洪《肘後備急方》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截瘧記載。這使我聯想到提取過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溫,由此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 關於青蒿入葯,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其後的《神農本草經》、《補遺雷公炮製便覽》、《本草綱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記載。然而,古籍雖多,確都沒有明確青蒿的植物分類品種。當年青蒿資源品種混亂,葯典收載了2個品種,還有4個其他的混淆品種也在使用。後續深入研究發現:僅ArtemisiaannuaL.一種含有青蒿素,抗瘧有效。這樣客觀上就增加了發現青蒿素的難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並不高,還有葯用部位、產地、採收季節、純化工藝的影響,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確實來之不易。中國傳統中醫葯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值得我們多加思考,發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堅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國的科研條件比較差,為供應足夠的青蒿有效部位用於臨床,我們曾用水缸作為提取容器。由於缺乏通風設備,又接觸大量有機溶劑,導致一些科研人員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為了盡快上臨床,在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我和科研團隊成員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當青蒿素片劑臨床試用效果不理想時,經過努力堅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終查明是崩解度的問題。改用青蒿素單體膠囊,從而及時證實了青蒿素的抗瘧療效。 團隊精神,無私合作加速科學發現轉化成有效葯物。1972年3月8日,全國523辦公室在南京召開抗瘧葯物專業會議,我代表中葯所在會上報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對鼠瘧、猴瘧的結果,受到會議極大關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會議上,我報告了30例臨床全部顯效的結果。從此,拉開了青蒿抗瘧研究全國大協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謝當年從事523抗瘧研究的中醫科學院團隊全體成員,銘記他們在青蒿素研究、發現與應用中的積極投入與突出貢獻。感謝全國523項目單位的通力協作,包括山東省中葯研究所、雲南省葯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廣州中醫葯大學以及軍事醫學科學院等,我衷心祝賀協作單位同行們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對瘧疾患者的熱誠服務。對於全國523辦公室在組織抗瘧項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誠摯的敬意。沒有大家無私合作的團隊精神,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將青蒿素貢獻給世界。 瘧疾對於世界公共衛生依然是個嚴重挑戰。WHO總幹事陳馮富珍在談到控制瘧疾時有過這樣的評價,在減少瘧疾病例與死亡方面,全球范圍內正在取得的成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如此,據統計,全球97個國家與地區的33億人口仍在遭遇瘧疾的威脅,其中12億人生活在高危區域,這些區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於1/1000。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全球瘧疾患者約為1億9千8百萬,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約為58萬,其中78%是5歲以下的兒童。90%的瘧疾死亡病例發生在重災區非洲。70%的非洲瘧疾患者應用青蒿素復方葯物治療(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Therapies,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療的瘧疾患兒仍達5千6百萬到6千9百萬之多。 瘧原蟲對於青蒿素和其他抗瘧葯的抗葯性。在大湄公河地區,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惡性瘧原蟲已經出現對於青蒿素的抗葯性。在柬埔寨-泰國邊境的許多地區,惡性瘧原蟲已經對絕大多數抗瘧葯產生抗葯性。請看今年報告的對於青蒿素抗葯性的分布圖,紅色與黑色提示當地的惡性瘧原蟲出現抗葯性。可見,不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葯性,在非洲少數地區也出現了抗葯性。這些情況都是嚴重的警示。 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葯性的全球計劃。這項計劃出台的目的是保護ACTs對於惡性瘧疾的有效性。鑒於青蒿素的抗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證實,擴散的潛在威脅也正在考察之中。參與該計劃的100多位專家們認為,在青蒿素抗葯性傳播到高感染地區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葯性的機會其實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葯性的任務迫在眉睫。為保護ACTs對於惡性瘧疾的有效性,我誠摯希望全球抗瘧工作者認真執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葯性的全球計劃。 在結束之前,我想再談一點中醫葯。「中國醫葯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通過抗瘧葯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深感中西醫葯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醫葯學研究者可以從中開發新葯。中醫葯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於自然資源的葯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 最後,我想與各位分享一首我國唐代有名的詩篇,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涵於傳統中醫葯中的寶藏! 衷心感謝在青蒿素發現、研究、和應用中做出貢獻的所有國內外同事們、同行們和朋友們! 深深感謝家人的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謝各位前來參會!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