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斛價格 » 壽山翁石斛酒價格
擴展閱讀
剛種的石斛怎樣澆水 2021-08-17 15:41:52

壽山翁石斛酒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8-17 05:54:18

㈠ 這個酒多少錢一瓶子

這位朋友,你好,請問你的這個酒究竟是那個酒。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你想表達一些東西的話。可以解釋的稍微清楚一點嗎,那樣也好回答你的問題

㈡ 求長輩老人生日祝酒詞

◆ 父母生日祝酒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們長輩、各們親朋好友:大家好!
在這喜慶的日子裡,我們高興地迎來了敬愛的父親(母親)XX歲的生日。今天,我們歡聚一堂,舉行父親(母親)XX華誕慶典。這里,我代表我們兄弟姐妹和我們的子女們大小共XX人,對所有光臨寒舍參加我們父親(母親)壽禮的各位領導、長輩和親朋好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的父親(母親)幾十年含辛茹苦、勤儉持家,把我們一個個拉扯長大成人。常年的辛勤勞作,他們的臉留下了歲月刻畫的年輪,頭上鑲嵌了春秋打造的霜花。所以,在今天這個喜慶的日子裡,我們首先要說的就是,衷心感謝二老的養育之恩!
我們相信,在我們弟兄姐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業一定會蒸蒸日上,興盛繁榮!我們的父母一定會健康長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領導、長輩、親朋好友的光臨!
再次祝願父親(母親)晚年幸福,身體健康,長壽無疆!乾杯!

㈢ 西遊記十個故事情節概括

1、大聖大鬧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園,監守自盜,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2、大鬧天宮: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

3、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路過萬壽山五庄觀,借宿觀內。觀主鎮元大仙外出聽經,囑咐童兒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見果害怕不敢吃,兩童子就吃了。八戒恰巧窺見,就慫恿孫悟空到後園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參果,與兩個師弟分吃。

4、計收豬八戒:高老漢夫婦招贅悟能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現出真面目,嚇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將高小姐鎖在後花園,不許她與父母家人見面。悟空與師父來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計,弄清了豬悟能的來歷,經觀音點化,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豬八戒。

5、車遲國鬥法:唐僧在車遲國要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提出鬥法,經過祈雨,下油鍋,砍頭三次鬥法之後,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強盜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唐僧,搶走行李關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驗真,經過在多路神仙辨別,仍分辨不出,最後還是如來識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8、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變化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

9、金公施法滅妖邪: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10、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擋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剎女借扇,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被扇不動;接著變成蟲子入洞,飛到茶水中,被羅剎女飲下肚,在腹內翻騰。羅剎女只得將扇借給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3)壽山翁石斛酒價格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

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作品評價

1、《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2、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魯迅

3、《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4、《西遊記》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

㈣ 「早湯先宿酒」是什麼意思

「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這兩句話出處如下,是對對聯用的,字面的意思如下:湯:熱水,宿:夜晚,饔:熟食。

笠翁對韻二冬【釣叟+浮雲】【合校新注】

晨對午,夏對冬。下餉對高舂。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垂釣客,荷鋤翁。仙鶴對神龍。鳳冠珠閃爍,螭帶玉玲瓏。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朝祿萬鍾。花萼樓間,仙李盤根調國脈;沉香亭畔,嬌楊恃寵起邊風。

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鍾。山花對石菊,煙鎖對雲封。金菡萏,玉芙蓉。綠綺對青鋒。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巫峽浪傳,雲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繁對簡,疊對重。意懶對心慵。仙翁對釋伴,道範對儒宗。花灼灼,草葺葺。浪蝶對狂蜂。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高皇滅項憑三傑,虞帝承堯殛四凶。內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

【注釋】

【下餉】午後之餉。
【高舂】日初之舂。
【螭】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外形似龍而無角。建築或工藝品上常用此形狀做為裝飾。說文解字: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或雲無角曰螭。楚辭˙屈原˙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花萼樓】唐明皇建花萼樓,兄弟五人宴樂於其間。
【仙李】詩句曰:仙李盤根大,喻唐之宗室繁衍也。
【嬌楊】指楊貴妃常侍宴沉香亭,唐明皇寬之以致亂。
【三元及第】參加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均考中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第。
【菡萏ㄏㄢˋㄉㄢˋ】荷花的別名。
【芙蓉】植物名。錦葵科木槿屬,落葉大灌木或亞喬木。高約五公尺,葉掌狀淺裂,表面有薄毛。晚秋的清晨開白、紅、黃各色花,黃昏時變為深紅色,大而美艷,可供觀賞,與葉均可入葯。或稱為木芙蓉。【注釋2】荷花的別名。
【綠綺】【注釋1】樂器名。相傳漢朝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賜給他綠綺琴。
【注釋2】用以代稱音色材質具佳的琴。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亦稱為綠琴。
【青鋒】劍名也。
【饔ㄩㄥ】熟食。玉篇˙食部:饔,熟食也。
【化蝶】唐穆宗夜宴有黃白蝶飛集花間,宮女得之皆庫中金銀所化。
【成龍】晉.張華問雷煥曰:鬥牛之門常有晦氣,何也? 煥曰:此寶劍之精也。
【神女廟】楚王游高唐,夢神女自謂巫山之女,朝雲暮雨。王為立廟,號朝雲廟。
【岱宗】泰山的別名。
【丈人峰】山峰名。位在泰山上,因形狀像老人,所以稱為丈人峰。
【三傑】蕭何,韓信,張良。
【四凶】相傳堯舜時四個凶惡的部族首領。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㈤ 李白有什麼詩句帶「酒」這個字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㈥ 詞牌名

詞 牌 名

兩 字

丁兒 八歸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個儂 子夜 無悶 無怨

天香 不見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記 東仙 樂正

樂令 樂世 長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麗 導引 尋梅 竹枝 合歡 防露

紅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別怨 杜宇 陽春 河傳 佳色 尾犯 招潮 鳴梭

側犯 錄調 孤鸞 徵招 南浦 秋水 秋霽 勝常 宣情 眉嫵 垂陽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遊 春晴 春弄 綠腰 綠意 哨遍 傾杯 索酒 消息 離鸞

留家 調笑 薄倖 黃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減蘭 情詞 漁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瓊台 凱歌 韻令 催雪 塞姑 琴調 禁煙 解紅 疏影 歌令 賺煞 瑤花

酹月 暗香 鎮西 踏月 橫雲 簇水 鞮紅 露華

三 字

一 畫

一七令 一寸金 一葉葉 一葉樂 一葉落 一半子 一江風 一絲風 一過金 一夢金

一叢花 一枝花 一樣花 一點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絡索

一捻紅 一萼紅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畫

二郎神 二色蓮 卜運算元 卜玉郎 人月圓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寶妝

八拍蠻 八音諧 九能歸 九回腸 九張帆 十拍子 十樣花 十愛詞 十二時 十二紅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時 丁香結

三 畫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學士 三部樂 三登樂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馬嬌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樓 上束馬 上西樓 上林春 上陽春

下水船 下手遲 大江西 大江乘 大聖樂 小聖樂 小沖山 小重山 小闌干 小桃紅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鎮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歲 千秋節 千年調 千春詞

萬年秋 萬年枝 萬年春 萬里春 萬年斯 山外雲 山花子 山桃紅 山坡羊 山漸青

山鬼謠 山亭柳 山亭燕 於飛樂 於中好 廣寒枝 廣寒秋 子夜歌 川撥棹 干荷葉 女冠子

四 畫

天仙子 天下樂 天門謠 天香引 天凈沙 月兒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當聽

月當窗 月邊嬌 月宮春 月城春 月華清 風入松 風中柳 風光好 風歸雲 風馬兒

風流子 風蝶令 風敲竹 雲霧斂 雲松令 雲鬢亂 水仙子 水龍吟 水雲游 水漫聲

水調歌 水晶簾 鳳仙引 鳳池吟 鳳來朝 鳳求凰 鳳棲梧 鳳孤飛 鳳時春 鳳樓春

鳳樓吟 鳳蕭吟 鳳御杯 鳳凰間 雙雙燕 雙飛燕 雙燕兒 雙頭蓮 雙瑞蓮 雙聲子

雙帶子 雙韻子 雙紅豆 雙勸酒 雙荷葉 雙蕖怨 雙鴻鶉 斗百花 鬥百草 斗雞回

斗嬋娟 斗鵪鶉 無夢令 無俗念 無漏子 無錫景 太平時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轉 五供養 豐樂樓

豐年瑞 中央樂 開元樂 昇平樂 王孫信 木蘭花 見龍門 內家嬌 廳前柳 丹鳳吟

丑奴兒 飛來峰 比目魚 文風盛 烏夜啼 勸金船 引駕行 巴渝辭 元和令 元會曲

五 畫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頹 玉京秋 玉京謠 玉京簫 玉竹斬 玉燭新 玉團兒 玉交枝

玉連環 玉蓮花 玉堂春 玉樓春 玉龍瑤 玉壺冰 玉闌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遲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涼 憶江南 憶江月 憶漢月 憶歲月 憶蘿月 憶人人

憶故人 憶王孫 憶君王 憶帝京 憶少年 憶仙姿 憶舊游 憶多嬌 憶餘杭 憶吹簫

憶悶令 憶章台 憶柳曲 憶秦娥 憶真妃 憶瑤姬 歸去來 歸去難 歸去曲 歸巴樂

歸平遙 歸國遙 歸國謠 歸字謠 歸自謠 歸朝歡 歸塞北 四字令 四時好 四邊靜

四園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塊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換頭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長生樂 長安女 長命女 長相思 長壽樂 長橋月

長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詞 白萱歌 白蘋香 白鴿子

白鶴子 東平引 東坡引 東陽歌 東原樂 東風寒 東湖月 古陽關 古梅曲 古傾杯

古調笑 古竹馬 永遇樂 永原樂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龍山會

龍吟曲 聖樂王 聖無憂 樂中悲 樂遜曲 撲粉蝶 撲蝴蝶 漢宮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橋柳 蘭陵王 瓜茉莉 北楊柳 擊裙腰 絲羅襖 犯胡兵 付金釵

冉冉雲 對玉環 鳥鳴澗
回答者:yushuzhe - 魔導師 十級 2-15 13:28

漁歌子: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

瀟湘神:又名《瀟湘曲》。唐代瀟湘地帶祭祀湘妃的神曲。

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謁金門: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辭有「得謁金門朝帝廷」句,疑為此詞調本意。

蒼梧謠:通稱《十六字令》。

如夢令:後唐庄宗李存勖創制,因詞中有「如夢,如夢」而定名。

青玉案:調名出自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綉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念奴嬌: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萬斯年》,因皇甫松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而改名。

水調歌頭:唐大麴有《水調歌》,是隋煬帝開鑿汴河時所作,此調是截取其開頭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薩蠻: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等。據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

釵頭鳳:取無名氏《擷芳詞》「可憐孤似釵頭鳳」為調名。

西江月:調名取自李白《蘇台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湘靈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

一剪梅:因周邦彥詞「一剪梅花萬樣嬌」而定名。

水龍吟:調名取自李白詩句「笛奏水龍吟」。

沁園春: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鳳棲梧」。

破陣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陣樂》

㈦ 高分懸賞關於酒的詩句賞析,在線等

一、酒適消愁

李白詩歌中最大的寄託是消愁。由於社會現實殘酷地粉碎了詩人大濟天下蒼生的雄心壯志,詩人在坎坷曲折中蹣跚而行,把酒當成了消愁的工具,在飲酒中打發日子,在飲酒中寄託自己的無奈與憂傷,「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可見愁之深,愁之重。「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更可見一個憔悴行吟的詩人在無助地呻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何等孤獨,何等寂寞,然而在這大孤獨、大寂寞的後面又是又有何等的深悲巨痛。顛沛流離的生活,再加上其性格個性,讓其喊出「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的呼聲。「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喚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愁之深廣如此,嚇煞人!酒之效用如此也嚇煞人。我們也可見詩人在理想破滅後的悲憤。特別其在貶夜郎後所寫的詩中,更深沉地體現這類思緒。「暝投永華寺,賓散予獨醉。願結千江流,添成萬行淚」。無邊的惆悵,無限的空虛,在悲憤的詩人筆下顯得動人心弦。「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落葉別樹,飄零隨風,客無所託,悲與此同,於是詩人只「感嘆欲嘆息,對酒還自傾」了。

二、酒寓行樂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在現實中四處碰壁後陷入了人生如夢虛無的悲觀主義宿命論思想中,把自己完全沉浸於酒里,以酒行樂,在酒中尋找那種落魄與寂寞。詩人是憂郁的,憤怒的,然而在詩中卻處處呈現一種行樂的姿態。「琴奏龍門之綠相,玉壺美酒省若空,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詩人在詩中反復的述說自己及時行樂的思想,這顯然受道家思想影響頗深。特別是其被放逐出長安,賜金奉還後,其「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月下獨酌四首》)」的思想也就更加明顯了。

「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車旁側掛一壺酒,鳳蕭龍管行相催」。對淫樂生活的追求,不作絲毫掩藏,袒露胸臆,古今中外誰敢與君相提並論。其任情率真,大喊「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在字里行間充斥著一種頹廢思想。然而我們應該全面去分析這種及時行樂思想的產生,源於詩人理想的破滅,在詩中詩人還寫道:「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頭上白接漓,倒著還騎馬」,是逍遙,更多的是一種頹廢的行樂思想。

在此時此刻,我們對詩人是否會產生一種厭惡思想呢?一般是不會的,詩人醉生夢死是有一定的社會原因的。如果我們的心能與詩人相通,在讀詩人詩句時,只會產生深沉的嘆息,心靈深處只會產生沉重的顫栗,「行樂」是「痛」啊!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好個「不知何處是他鄉」,其實這不過是詩人以酒消愁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罷了。用現實的流行語說,即是「玩世不恭」。好可憐的「玩世不恭」,好可憐的詩人呦!「蟹螯即今夜,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不管世事如何,只知取酒尋歡作樂,大有「千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味。「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醉又何妨?詩人只要在酒中找到了真趣,只要在酒中找到了自己失去的東西,就夠了。「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悲歌行》)這種對浮生逝去太頻的感嘆,詩人筆下屢屢皆是,然而詩人真是從內心去尋歡作樂嗎?不是,這只不過是對社會的一種消極反抗罷了,然而這種反抗有時是極有力的。

三、酒顯豪放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在李白詩中,豪放情懷常注其間,雖然懷才不遇和人生如夢充斥其內心,但從其處世態度仍然是豪放的,仍然以一種樂觀的筆觸寫道:「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寫出詩人在對待現實和理想產生的矛盾時以酒表達出自己百折不撓的追求。

「託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笑盡一杯酒,殺人入市中。」這種形象,是詩人最嚮往的豪俠形象,也是詩人筆下最豪放最自由的象徵。

「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柔,酒後竟風采,三杯弄寶刀。」這種游俠的英姿,正是詩人理想中的英雄豪傑,報效祖國,建功立業,將滿腹韜略和武藝盡情展示,大濟天下蒼生,在這種豪邁的氣勢中體現了出來。

「驕矜自言不可有,俠士堂中養來久。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詩人已經等不及了,他在希望盡快得到朝廷的重用,「長風破浪會有時」,詩人的自信,使詩中處處都顯示出豪放的氣勢。「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扶風豪士歌》)何等灑脫,何等瀟灑。然而,詩人卻總是在碰壁,盡歷滄桑後,對一切障礙的象徵,都欲掃之為快,「劃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又寫道「今日竹村宴,我家賢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後發清狂。」正所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語)「言出天地外,詩出鬼神哀。」(皮日休語)。其在《醉後醉從甥高鎮》詩中說:「馬上相逢揖馬鞭,客中相見客中憐,欲邀擊築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寫其慘狀,然而在末尾又要將寶劍「換酒與君醉,醉歸托宿吳專諸。」何等瀟灑,何等狂放。即使在頻遭喪亂,困頓流離中,其豪放之情仍未曾稍減,在這豪放、疏狂的後面,其憤怒、抑鬱仍深深根植於詩人骨髓中。正如杜甫贈詩中寫「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詩人在豪放的深處,實是對社會的一種失望與抗爭。清汪琬就說:「先生本非狂,古之天人也」。要不,謫仙怎麼又會醉生夢死,天天沉浸於酒缸之中呢?豪放飄逸是其詩風,酒是一劑催化劑,但這豪放飄逸的深處有何等讓人心酸。

四、酒襯逍遙

「思對一壺酒,澹然萬事閑」顯示李白處世態度,「逍遙」,是其在失意後所表現出的曠達人生觀。這其中,道家思想也就體現了出來。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這當中隱逸出世的思想,看上去是逍遙的,無牽無掛的,但是又是令詩人難以忍受的。於是,就縱情詩酒,尋歡作樂,以樂抑悲,「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可不是嗎?詩人的內心是極想出仕的,然而在四處碰壁後,便將出仕思想放縱詩酒,「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頹廢,消極,然而這種思想,卻掩藏不住詩人那顆滾燙的心。「無為」只是社會的不允許。「行路難」的哀嘆,換成了「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何等逍遙,何等曠達,又雲「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里」。詩人已經被隱世思想左右了,詩人由於沒有入仕的出路,只能借這種逍遙來掩飾內心的不滿和痛苦。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這當中,有大苦大悲,不能言傳,豈是一般人能領略的。「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逐臣」的遭遇,又豈是顯而易見的。然而作者的表現仍然是曠達的,這是含著眼淚的笑啊!「山公醉後能騎馬,別是風流賢主人」(《江夏贈韋南陵冰》)。這已經不再涉及官場和仕途了。那麼熱衷於「大濟天下蒼生」的人,一下子變得如此,個中原因,還用說嗎?幸好有道家的逍遙無為的思想,給予詩人一種解脫的辦法,以笑當哭,真是可悲!然而我們眼裡看到的詩人卻是逍遙的,無憂無慮的,我們莫被詩人騙了,從逍遙的外表看詩人的內心,我們能更好地從本質上把握詩人的逍遙,我們也應好好品味「酒肆藏名三十春」的苦痛了。

五、酒能言志

「試借君王王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在《永王東巡歌》中李白以詩抒寫了自己的豪情壯志,欲安天下濟蒼生的遠大理想。特別是在《將進酒》中寫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任情傾瀉,真可謂「天然去雕飾」,酒這時已經不是單純的酒已經成了一種象徵。其《南陵別兒童入京》寫道「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更抒其壯志「揚天大笑出門去,我輩且是蓬蒿人」,可見其豪情壯志,溢於筆端,那種自信的風格,至今猶為世人敬仰。「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總幻想能實現其「奮其所能,願為輔弼」的雄心,建立「濟蒼生」、「定寰宇」的大事業。但在現實中卻總是常常碰壁,李白的一生,是不平的一生,又是不停地追求理想,百折不撓地抗爭的一生,這種濟天下的理想到老仍未消減。其《贈錢征君少陽》:「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贈人猶現詩人理想,大有「烈士暮年,重心不已」之壯志。「東山高卧時醒來,欲濟蒼生未為晚」。《梁園吟》然而在不受重用,詩人只有「浪跡縱酒,以至昏穢。」(李陽冰語),自己也對天長嘆:「空懷釣鰲心,從此別宮闕」。酒成了詩人最好的解脫,,也成了詩人在雄心壯志破滅後的最大安慰。但自始至終,李白詩歌中在寫酒時都在言志或寫壯志難酬後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惱,都是詩人那一顆積極用世之心的具體體現。

六、酒增友誼

「食出野田美,酒臨遠水傾,東流若未盡,應見別離情」(《號》)從詩句中。我們可以看見詩人在對待友人的那種深情厚誼。「酒逢知己千杯少」,可見酒與友誼的密切聯系。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賞。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種對待朋友的深情,至今仍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回味。其送杜甫詩雲:「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台。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逝水,海色明組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把兩位偉大詩人之間的友誼寫得鮮活,讓人感動萬分。《送殷淑》雲:「流水無情去,征帆逐吹開。相看不忍別,更盡手中杯」。不寫離愁別恨,,一味勸酒,而情意自現。《送韓侍御之廣德》:「昔日綉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明月,酣歌一夜送泉明。」詩句渾然天成,有如行雲流水一般,而詩人對友人的那種感情又顯得多麼淳樸、天真、直率、自然,實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對於約友人吟酒中,詩人《春日獨坐,寄鄭明府》雲:「情人到來竟不來,何人共醉新豐酒。」在等待友人產生疑問同時,對友人的思念仍表露詩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詩人當時何曾也不會沒有這種感覺吧!在李白詩中,還有一類寫與下層人民交往的詩,更能顯示出詩人的高風亮節。《哭宣城善釀紀叟》中寫道:「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曉日,沽酒與何人?」何等深情,對一個釀酒老頭,更能體現出詩人對情的診視,對酒的鍾愛。這比起「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那種傲岸不羈,鄙薄權貴,豪邁不群的自由個性,與李白對待友人的態度相對照,又何等的天壤之別啊!

其實,在與酒有關的詩中,這種寫與朋友深情厚誼離愁別恨的詩歌,何止百首,它都或多或少既寫友情,又言愁苦,又寫狂放,又寓逍遙,給後人們呈現上的是一串串五光十色的珍珠。從李白給友人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酒=友誼地久天長」,妙哉!

綜上所述可見,李白的飲酒詩,無論是述志抒懷,揭露現實,表達行樂思想,寄託深沉哀愁,還是展示其豪放風采,寄寓濃濃友情,他都在字里行間貫穿了自己一貫的浪漫主義風格。雖然李白「痛飲狂歌醒復醉,飛揚跋扈為誰雄?」是對世道的一種消極反抗,但李白詩中豪放不羈的個性和鬼斧神工的藝術,足以讓後人一唱三嘆,流連忘返了。他以其驚人的才華,將其「大濟天下蒼生」的情懷,以及懷才不遇的悲憤交融在一起,「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為後人們創作出了驚世駭俗、萬世不朽的詩篇。特別是其飲酒詩,更是讓古今中外所有飲酒詩自慚形穢,黯然失色。

㈧ 酒店包廂名稱

一:1、夢竹軒 2、鏡月軒 3、漓雨軒 4、霽影軒 5、蘭若軒 6、絳雪軒
7、悅蝶軒 8、棲雲軒 9、芙蓉軒 10、馨語軒 11、淑景軒 12、流韻軒

五、1、一展門 2、雙喜門 3、三好門 4、四通門 5、五福門 6、六順門
7、七星門 8、八仙門 9、九龍門 10、十全門 11、百盛門 12、千禧門

六:1、吉祥廳 2、如意廳 3、功成廳 4、名就廳 5、花好廳 6、月圓廳
7、福祿廳 8、亨通廳 9、榮華廳 10、富貴廳 11、財壽廳 12、康寧廳

七:1、珠光閣 2、寶氣閣 3、團圓閣 4、美滿閣 5、和樂閣 6、呈祥閣
7、福澤閣 8、昌盛閣 9、合歡閣 10、安寧閣 11、喜慶閣 12、萬壽閣

㈨ 找反映詩人如何看待酒,與酒之間的詩句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李白(公元701—公元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 「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秦安東)。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據《新唐書》記載其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皓)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幼年時期,李白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其後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決定了他不能夠為權貴所容,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

中年

後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不久以後,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准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2歲。

作品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他所鍾好的體裁主要是古體詩,包括古風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考據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其父為任城尉。青年時期的李白顯示了超凡的才能,並且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其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又《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卻由於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

李白的生平和性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謂真名不詳,「客」是對外來者的泛稱),不求祿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度過的,他自幼讀書就廣為涉獵,所謂「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年輕時仗劍任俠,《與韓荊州書》雲: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魏顥說他「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贈李十二白》詩中也以「袖有匕首劍」、「雙眸光照人」這樣的句子描述其風度。很久以後,他和朋友敘舊,還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他還很早就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九歲時,李白曾隱居於戴天大匡山,並從趙蕤學。趙蕤是個以「王霸之道見行於世」(孫光憲《北夢瑣言》)的學者,所著《長短經》十卷即主經邦濟世的事功之學。李白二十歲遇到蘇頲,又深得這位「朝廷大手筆」、文章巨公的贊賞。開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他從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荊門、游洞庭,接著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鄖城(今湖北安陸)。當時著名的道士司馬承禎在江陵遇到他,誇許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大鵬賦·序》)。開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三年後,即開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陽啟程入長安,這時他正好三十歲。

李白初入長安為期約三年。他隱居在終南山,廣為交遊,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薦引。那時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別館就設在終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維、儲光羲等名詩人)去作客。李白結識了這位公主,卻未能如願以償,終於怏怏離去。開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黃河東下,先後漫遊了江夏、洛陽、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舉家東遷,「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時,曾與孔巢父等人會於徂徠山酣飲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後又漫遊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帶,北登泰山,南至杭州、會稽等地,所到之處,形諸吟詠,詩名遠播,震動朝野,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

天寶元年秋,由於玉真公主的薦引,唐玄宗下詔征李白入京,並待以隆重的禮遇:「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應召入京時,頗為躊躇滿志,《南陵別兒童入京》詩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業來報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這位傲岸的詩人很快就遭到了宮廷權貴們的忌恨。一年後他就開始遭到讒毀,「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書情贈蔡舍人雄》),「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這些詩句都是他當時險惡處境的寫照。天寶三載春,李白被放還鄉。這一次他在朝中任職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卻使詩人對社會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

李白離長安後,沿商州大道東行,至洛陽與杜甫相識,後又與杜甫、高適一起暢游梁、宋一帶,過著飲酒論文、追鷹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東兗州,李白又與杜甫相遇,同游泗水、東蒙等地。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每況愈下,李白對國事的傾危深感憂慮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遠別離》等詩中,對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擅權和誅殺異己公開表示抗議,對險惡的政局發出悲愴的吶喊。他四處浪遊,飄泊在梁園、魯郡和金陵一帶,還到過幽薊等地。一路上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地東南,來往於宣城、當塗、金陵、溧陽一帶。後隱居於廬山。當時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師由江陵東下,「辟書三至」(《與賈少公書》),以復興大業的名義恭請李白參與其戎幕,李白遂滿懷熱忱毅然從戎。不料肅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間又禍起蕭牆,李璘軍敗被殺。李白也因此獲罪下獄,不久被長流夜郎(今貴州銅梓一帶)。當時詩人正陷於「世人皆欲殺」(杜甫《不見》)的危險處境之中,以至杜甫還誤信了流言寫詩寄託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時遇赦放還。這時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壯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備參加李光弼的平叛軍隊,途中因病折回。寶應元年(762),李白病死於當塗族叔李陽冰家,結束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跡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廣泛接觸了生活的各個層面。他的鮮明的個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時代氣息的基礎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輕時就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范傳正《唐右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強烈的任俠作風:尚武輕儒,脫略小節,輕財好施,豪盪使氣。年輕時「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接濟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喜豪飲縱博,又精於騎射。他不屑於走一般士子由科舉入仕的常軌道路,而希望一舉成就大業。他又不無虔誠地求仙學道,采葯煉丹,獨孤及說他出門的行裝是「仙葯滿囊,道書盈篋」(《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還從山東尊師高如貴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為道教徒的儀式。他對排難解紛的策士頗為傾心,有縱橫家的氣派,崔宗之說他「清論既抵掌,玄談又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道」(《贈李十二白》)。《新唐書·文藝列傳》也說他「喜縱橫術」。總之,「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脫又是積極入世的。而上述各個方面,又正是盛唐時代社會習尚和文化精神的顯著特徵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人們所心儀的人倫風范。例如為了一瞻李白的豐采,任華、魏萬不遠千里追蹤相從;「四明狂客」賀知章一見李白,驚呼為「謫仙人」,解下隨身所佩的金龜相贈;門人武七則甘願赴湯蹈火,越過安祿山叛軍的佔領區至東魯接回詩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詩歌正是通過他的個性投影,折射出時代的風容神采,從而成為盛唐的最強音的。

時代理想的藝術升華

李白的詩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麼,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盪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在醉醒後自抒其志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願望。同時,這也成為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一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斗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嚮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一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一點:「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心跡的自我表白。由於他的自由意識是如此強烈,當遇到現實生活中丑惡力量的阻梗時,他的憤怒和抗爭也表現得格外強烈。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李白的個性之活躍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幹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蝘蜓嘲龍,魚目混珍;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鳴皋歌送岑征君》)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丑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古風》之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一樣重要。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鍾鼎疏。

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

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於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的重要內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秀傳統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於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襄陽歌》)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的寫照。他的《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即使寫失路的憂愁,也沒有絲毫寒促蹇澀的危苦之詞,詩中出現的黃河、太行、海上、日邊等意象,以及拔劍四顧的雄姿,揚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著壯美的情采。他永不安於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願,為人駐頹光。」這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像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並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具有英風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思;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奔騰咆哮,一瀉千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他筆下的山峰高聳峻拔,崢嶸奇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游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美意境的山水詩。例如「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昌岠鄱陽司馬作》);「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西樓望吳越。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等。這些詩以明朗純凈取勝。

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憑倏來飆起的感興潑墨寫意,而略去具體的細節,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於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徵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系。例如他初出蜀時寫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豁然開朗的開闊處著筆,寫出了一個初上征途的青年富於展望的情懷。而晚年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