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葯大全 » 黃芪石斛植物照片
擴展閱讀
剛種的石斛怎樣澆水 2021-08-17 15:41:52

黃芪石斛植物照片

發布時間: 2021-07-12 14:46:42

黃芪和石斛的功效

黃芪中葯療效
1、表虛自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葯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於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食療功效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同瓊珍靈芝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葯,人參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黃芪食用方便,可煎湯,煎膏,浸酒,入菜餚等。

石斛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歸胃、腎,肺經。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干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❷ 黃芹是什麼植物有沒有圖片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❸ 黃芪的植物圖片

黃氏不是一年生植物。
黃芪,又稱北芪或北蓍,亦作黃耆或黃蓍,常用中之一,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採挖,出去須根幾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黃芪可分為:內蒙黃芪、膜莢黃芪、綿黃芪、多序岩黃芪(又名「紅芪」)、日本黃芪(又名「和黃芪」)。
黃芪屬約有2000種,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均產,但主要產於北溫帶。中國產270餘種,分布於東北至西南部。黃芪產於中國華北、東北、內蒙古和西北,主產於甘肅、山西、黑龍江、遼寧、河北等省區,四川,前蘇聯、朝鮮和蒙古也有分布。膜莢黃芪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甘肅、四川、西藏等省區;蒙古黃芪主產內蒙古、山西及黑龍江,現廣為栽培。

❹ 中葯黃芪生長在什麼地方地理位置是哪裡植物的特徵是什麼樣的有照片最好

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生於林緣、灌叢或疏林下,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也有

❺ 植物黃芪有圖片嗎

黃芪,又名黃耆。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產東北、華北及西北。生於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於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全國各地多有栽培,為常用中葯材之一。原蘇聯有分布。[1]

由於長期大量採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若不加強保護和人工繁殖,有趨於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❻ 黃芪和石斛放在一起能否代茶飲

石斛 生津益胃、清熱養陰。可補五臟虛勞羸廋、強陰、久服厚腸胃的作用。
黃芪 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尿消腫。有強心利尿、解壓保肝、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二葯可合用,有補氣生津的作用。但代茶葯性難泡出,不如煎湯。

❼ 石斛、黃芪能一起吃嗎有什麼好處

二者不相剋,可以搭配。石斛和黃芪都是有效的滋補養生食物,

❽ 黃芪是什麼樣的植物

黃芪,又名黃耆。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產東北、華北及西北。生於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於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全國各地多有栽培,為常用中葯材之一。原蘇聯有分布。[1]

由於長期大量採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若不加強保護和人工繁殖,有趨於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