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將石斛放水中泡半小時左右,加熱煮開,微火煎半小時以上。
Ⅱ 中葯的熬法和怎麼浸泡浸泡之後水要倒掉嗎重新加水熬
1、煎葯最好用砂鍋,砂壺或糖瓷鍋,鋁較差,避免用鐵鍋。
2、煎葯前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水量超過葯物2至5厘米。浸泡之後水不要倒掉,直接煎。
Ⅲ 中葯川石斛煎熬時要比其他中葯早放幾分鍾,需要泡嗎
不可能是幾分鍾,起碼得水開那麼一會,你拿這個葯的時候,葯師就得有義務和你說清楚,開這個葯的醫生是第一個要跟你說清楚的
Ⅳ 煎中葯前為什麼要用水浸泡
中葯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是中葯煎法中的重要一環,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誤認為浸泡不好,拿起中葯立即煎煮,甚至為節省時間直接加熱水煎煮,這樣做不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會影響療效。 中葯葯材絕大多數是干品,乾燥而質地細密、堅硬,有效成分已結晶或定形沉澱於細胞內,水分不易滲入,如果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葯材會變軟,細胞會膨脹,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有些葯材含澱粉、蛋白質較多,如果不經浸泡而上火煎煮,會使葯材表面的澱粉糊化,蛋白質凝固,堵塞葯材表面的毛細孔道,水分進不去,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影響葯物療效。 浸泡時間根據葯物而定,花、葉、細莖等質地疏鬆的葯物,浸泡半小時即可;塊根、根莖、種子、果實等質地堅硬的葯物,應浸泡1小時;而礦物、動物、介殼類葯物,浸泡時間需更長。但要注意浸泡時間不宜過久,特別是夏季,以免葯物變質。 浸泡葯物的水要直接用來煎葯,不能倒掉。 煎中葯前不宜用沸水泡中葯 有些人認為中葯煎前沸水泡,既縮短煎煮時間,又指望中葯有效成分盡多溶出,這實際上是缺乏科學的認識誤區。
Ⅳ 乾的鐵皮石斛在煎之前要不要清洗一般10克干鐵皮石斛要放多少水煎多少時間
我學了這么久從未聽說中草葯在煎之前需要清洗的。樓上兩位不知道是哪路神仙。最多說為了充分發揮葯效,煎之前先泡半個鍾左右。石斛敲開後,10克3碗水煮成一碗就行了。單單10克石斛的話基本也沒啥大用處。
Ⅵ 請問煎中葯之前要不要把中葯洗一下呢
煎煮前———
●清洗
中葯材是否需清洗,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雖然很多中葯飲片看起來表面會有些灰黑,其實在出售前都經過了加工炮製,所以煎煮之前一般無需清洗。如果實在覺得草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丟失,以及一些細小種子類的葯材(如車前子等)被沖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驟不能浸泡中草葯,但煎煮之前,卻需要有個浸泡葯材的過程。
煎煮前用涼水浸泡葯材約半小時,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湯水中,同時也能增加湯葯的濃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溫水浸泡,以縮短煎煮時間,但切不可用開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受熱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質形成膠體,不利於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特別是在夏天,浸泡時間過長會很容易引起酸敗。
煎煮中———
●用水
傳統的「3碗水煮成1碗」,其實不是個科學的標准。因為不同處方的葯味多少、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邊煲葯,一邊不斷把葯汁倒來倒去,作為煲中葯的標准,這樣瞎折騰其實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葯。
應以水浸過葯材面2-3cm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葯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而不是機械地用3碗水煮葯。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葯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准水位,再開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葯應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義在於,若火候過強,水分蒸發過快,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葯,可以在煮沸之後不改文火,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鍾左右即可。●時間
中葯煎煮時間,應根據不同葯物和疾病性質、有效成分溶出的難易和用葯情況而定。沸騰後再用文火煲葯的時間,一般中葯,頭煎應在20-25分鍾,二煎15-20分鍾;解表類中葯,頭煎10-15分鍾,二煎10分鍾;滋補類中葯,頭煎應在30-40分鍾,二煎25-30分鍾。
如果有「大頭蝦」不慎煎煮時間過長,令葯湯太濃,這時可以加些白開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滲透的問題。
●復煎
許多老人家習慣於一副中葯「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葯在煎煮兩次後,所含有效成分已大為降低,故以煎煮兩遍為佳。但滋補類的中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葯量較大的處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分別服用,這樣未能將葯效發揮至最佳。應該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混合,分早晚兩次服用。同樣,煎煮三遍的葯液也相應地改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後———
●立即濾取
葯湯煎煮好,應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葯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葯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
煎煮器———
●瓦罐沙鍋最好
最佳煎煮器當然還是傳統的瓦罐、沙鍋,搪瓷、不銹鋼亦可,但忌用鋁鍋、鐵鍋和銅鍋,以防止這些活躍性強的金屬器皿與葯物發生反應,影響葯物療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
傳統的沙鍋、瓦罐以及陶瓷,不會與各種中葯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傳熱均勻緩慢,煎出的湯劑質量好。不銹鋼屬於鈍性元素,也不會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現在許多大醫院的煎葯器皆為不銹鋼鍋。但鐵質煎器,雖然傳熱快,但不僅易氧化,化學性質也不穩定,它能與鞣質生成鞣酸鐵,使湯液色澤加深,還會與黃酮類成分生成難溶性絡合物。
對於微波爐加熱是否會影響中葯葯性,目前未有定論,所以不推薦以微波爐加熱中葯。
Ⅶ 煎中葯時後下葯需要用水浸泡嗎後下葯是第一次放還是第二次放呢,請有中醫葯專業知識的回答
中葯後下葯不用泡了 在第一鍋下,後下的中葯一般般的揮發性物質多,所以久煎會把有效成分都蒸發走了,第一鍋葯煎到最後十分鍾就可把後下的葯物加進去,小火煮十分鍾就可以關火了,然後把葯汁倒出來,加開水,煮第二鍋,再煮15分鍾關火,然後兩次煮的葯倒在一起,就可以了。後下的葯一般有生大黃、藿香、沉香、薄荷之類的葯。
Ⅷ 在煎中葯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浸泡嗎
煎服中葯,提前浸泡是較好的,這樣能較好的把葯物浸泡透,能較好的把葯物的成分煎出來的。<br><br>所以建議浸泡至少半小時以上時間的,一般浸泡在一個小時更好。尤其是不容易煎服的葯物。
Ⅸ 石斛需要泡嗎
需要。
為了保存方便,在製作干石斛的時候會通過反復烘烤,輕搓等去除掉石斛內的大部分水分,這就導致干石斛泡水很難泡開。所以第一次用干石斛泡水需要的時間是很長的,最好是泡兩小時以上,等石斛泡開了,營養成分溶解到水中再食用,以後可以反復沖泡,就不必等這么長時間。
(9)石斛煎中葯需要浸泡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鐵皮石斛比較耐煎熬,單一使用時,需要長時間煎煮,才能發揮其葯效。
在處方中,鐵皮石斛在與其他中葯材一起煎熬食用時,應提前煎煮30分鍾及以上,再與其他中葯材一起煎煮,以便發揮其葯效。鐵皮石斛在使用時,不能與石膏、巴豆、僵蠶、雷丸等一起使用,否則,會產生不良後果。
Ⅹ 聽說中葯煎之前需要浸泡的,那麼是先煎的葯浸泡還是群煎的葯浸泡呢
樓主理解錯了。中葯在煎熬之前是要浸泡的,而且所謂的喝兩次不是把葯渣晚上煎一次,是把早上喝剩的葯熱一下喝,但最好不要在微波爐里加熱,以免葯的組分改變。下面是煎中葯的具體步驟
煎葯的正確程序
先把抓回的中葯 放入砂鍋里,然後加入涼的飲用水,浸泡20~30分鍾,再加水沒過葯物,將葯砂鍋放在爐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況分兩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後,把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頭煎葯:然後,再加溫水適量(若葯渣放涼再煎煮時應放涼水),進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葯,有時也可以再加水。一般中葯只需煎兩次。如果需要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這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
如何計算煎葯的時間
從水開後算起,分為三種情況:
(1)用於治療急性熱病、四季外感風寒、風熱類疾病的清熱發散性葯物。頭煎從沸後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鍾,第二煎沸後再煎10~15分鍾左右。
(2)用於治療一般常見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臟腑功能失調、高血壓病、心血管類疾病的調理性葯物。頭煎從沸後中火煎煮20~30分鍾,第二煎沸後再煎15~20分鍾左右。
(3)用於治療虛損性疾病的補益葯,如:氣虛、血虛、腎虛等各類虛損病症的葯物。頭煎從沸後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鍾左右,第二煎葯沸後再煎20~30分鍾。
為什麼某些飲片在煎煮時要「後下」
芳香類葯物,含有容易揮發的成分,煎時間長了損失葯效,所以要等其他葯煎好之前5分鍾放入鍋內,後下葯一般由葯房包好並注有「後下」字樣。
含有芳香性及揮發油的葯材,如:桂枝、薄荷、佩蘭、白蔻仁、砂仁、肉桂、沉香等,皆屬輕清發散葯,有效成分容易隨水蒸氣擴散掉。例如薄荷若煮的時間太長,葯液中薄荷油及薄荷醇的含量必將減少,直接影響功效。
有些飲片所含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在水中,如:鉤藤、大黃、番瀉葉、青蒿、徐長卿等,這類葯如果久煎,其化學成分可能發生變化。如大黃煎久了,所含的蒽醌類化合物就會被破壞,而降低了瀉下的功效,而鉤藤如果煎煮的時間超過二十分鍾,其降血壓的作用明顯降低。
煎中葯有九個細節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鍋或不銹鋼器皿等,切忌鐵、鋁等易腐蝕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漿前需要浸泡黃豆一樣,煎煮中葯前,應先用冷水將中葯浸泡1—2小時(除用醋、酒泡的葯),至少也要20分鍾。
3.用水 煎葯用自來水即可,水量要浸過葯材表面1—3厘米。葯材過多或易吸水的可適當增加。
4.火候 煎煮時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葯液後,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鍋蓋 通常,剛開始煎葯時須蓋緊鍋蓋,待水沸時可用兩根筷子撐起鍋蓋,留些縫隙讓蒸氣排出。有些中葯含有揮發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類葯物以及西洋參等貴重葯材,煎煮過程中其有效成分易發散到空氣中,則須蓋著蓋子熬。
6.操作 煎葯時要注意攪拌葯料,讓葯液充分煎透。每劑中葯一般煎兩次,第二次時間可略短。有些葯物需要區別對待,如先煎、後下、沖服等,中葯師都會在抓葯時講明。
7.時間 熬葯時間長短直接影響葯效。中葯煎煮時間從葯液煮沸之後開始計時,一般治療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葯熬10—15分鍾即可,補益類中葯則需煎煮40—60分鍾,其餘的中葯煎煮20—25分鍾即可。
8.再熱 為節約時間,很多人會一次煎制出幾天的葯量,葯液再加熱時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達到飲用溫水的溫度即可。通常採用文火,葯液剛有沸騰即可,放涼些飲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熱中葯一般不建議用微波爐。中葯的成分非常復雜,用微波爐加熱中葯時,產熱的過程可能使葯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壞,失去一部分效能。醫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湯劑,最好將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熱水加熱。
9.存放 保存時要放到密閉容器里,置於陰涼處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後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